<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桃樹缺鐵為啥補鐵“不管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24
    核心提示:桃樹缺鐵癥又稱黃葉病、褪綠病等,我國各地都有發生,多從4月中旬開始出現。發病后,從新梢上開始表現,嫩葉變黃而葉脈仍綠。隨著新梢的生長,病情漸重,全樹新梢頂端嫩葉嚴重失綠,葉脈呈淺綠色,全葉變為黃白色,葉尖、葉緣出現茶褐色壞死斑,然后脫落。
        桃樹缺鐵癥又稱黃葉病、褪綠病等,我國各地都有發生,多從4月中旬開始出現。發病后,從新梢上開始表現,嫩葉變黃而葉脈仍綠。隨著新梢的生長,病情漸重,全樹新梢頂端嫩葉嚴重失綠,葉脈呈淺綠色,全葉變為黃白色,葉尖、葉緣出現茶褐色壞死斑,然后脫落。如不及時防治,不僅會影響桃的產量,甚至桃樹還會慢慢枯死。

    缺鐵原因  桃樹缺鐵往往與土壤的酸堿度、干濕度和農民的用肥習慣有關,所以,不能為了補鐵而補鐵,而應徹底了解造成桃樹缺鐵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桃樹缺鐵問題。

    原因一:土壤板結,根部氧氣不足。黃葉的桃園多數是缺少中耕的桃園,土壤不疏松、透氣性差,桃樹根部嚴重缺氧,導致根系不能正常吸入而造成鐵成分缺乏。 

    原因二:水分偏少,土壤干旱。當地雖然沒有出現嚴重的干旱,但是,已是好長時間沒下過透雨,地上水蒸發,鹽分向土壤表層集中,抑制了桃樹對鐵的吸收。

    原因三:鹽堿過高。一般堿性土壤容易缺鐵。尤其是石灰巖層土壤,更容易導致酸堿失衡,出現鐵缺癥狀。

    原因四:施肥不當。平時施用碳氨、磷肥過多,氮磷過盛,時間長了也會影響桃樹對鐵的吸入。

    鐵對葉綠素的合成有催化作用,鐵又是構成呼吸酶的成分之一,桃樹缺鐵時葉綠素合成受到抑制,就會表現褪綠、黃葉甚至白化。
    防治措施

    一是改良土壤 在給桃樹追肥時,每畝追施成都新朝陽生產的免申耕2公斤,追施后澆足水。平時在給桃樹追肥時,適當增施有機肥或免耕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釋放被固定的鐵。

    二是灌水降堿 對果樹普遍灌一次水,促使上浮的鹽堿沉降,調劑酸堿度。

    三是人工補鐵 每株盛果樹用螯合鐵 40克+藍健(微量元素)50克,兌20~30公斤水在樹冠邊緣滴水處灌施,效果顯著;也可用0.3%~0.4%硫酸亞鐵溶液或0.1%至0.2%螯合鐵溶液+4000倍液碩豐481,進行葉面噴施,每隔5~7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如不及時防治,不僅會影響桃的產量,甚至桃樹還會慢慢枯死。

    缺鐵原因  桃樹缺鐵往往與土壤的酸堿度、干濕度和農民的用肥習慣有關,所以,不能為了補鐵而補鐵,而應徹底了解造成桃樹缺鐵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桃樹缺鐵問題。

    原因一:土壤板結,根部氧氣不足。黃葉的桃園多數是缺少中耕的桃園,土壤不疏松、透氣性差,桃樹根部嚴重缺氧,導致根系不能正常吸入而造成鐵成分缺乏。 

    原因二:水分偏少,土壤干旱。當地雖然沒有出現嚴重的干旱,但是,已是好長時間沒下過透雨,地上水蒸發,鹽分向土壤表層集中,抑制了桃樹對鐵的吸收。

    原因三:鹽堿過高。一般堿性土壤容易缺鐵。尤其是石灰巖層土壤,更容易導致酸堿失衡,出現鐵缺癥狀。

    原因四:施肥不當。平時施用碳氨、磷肥過多,氮磷過盛,時間長了也會影響桃樹對鐵的吸入。

    鐵對葉綠素的合成有催化作用,鐵又是構成呼吸酶的成分之一,桃樹缺鐵時葉綠素合成受到抑制,就會表現褪綠、黃葉甚至白化。

    防治措施

    一是改良土壤 在給桃樹追肥時,每畝追施成都新朝陽生產的免申耕2公斤,追施后澆足水。平時在給桃樹追肥時,適當增施有機肥或免耕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釋放被固定的鐵。

    二是灌水降堿 對果樹普遍灌一次水,促使上浮的鹽堿沉降,調劑酸堿度。

    三是人工補鐵 每株盛果樹用螯合鐵 40克+藍。ㄎ⒘吭兀50克,兌20~30公斤水在樹冠邊緣滴水處灌施,效果顯著;也可用0.3%~0.4%硫酸亞鐵溶液或0.1%至0.2%螯合鐵溶液+4000倍液碩豐481,進行葉面噴施,每隔5~7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桃樹 缺鐵 補鐵 不管用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989 second(s), 340 queries, Memory 1.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