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夏季果園用藥誤區與對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6
    核心提示:重治忽視防,造成防效差 病害應以防為主控制發病,蟲害抓關鍵期防治是基本原則。如蘋果輪紋爛果病,落花后至7月底是病菌侵染高峰期,此期防治及時效果好,后期基本上不噴藥或少噴藥,可達到不爛果目的。
    誤區

    重治忽視防,造成防效差 病害應以防為主控制發病,蟲害抓關鍵期防治是基本原則。如蘋果輪紋爛果病,落花后至7月底是病菌侵染高峰期,此期防治及時效果好,后期基本上不噴藥或少噴藥,可達到不爛果目的。但有的認為前期不爛果而不需要噴藥,后期爛果發生時,幾天一遍藥,多藥混合,增加濃度用量,結果卻治不住爛果,損失慘重。

    用藥跟著別人學,不對癥用藥 不少果農盲目用藥,跟著別人學,不管樹上發生什么病就打殺菌藥,不管有沒有蟲害;是蟲還是螨,打藥就加殺蟲劑。而大部分農藥專一性強,往往只針對某一種病或蟲,對其他則無效或效果差,造成耽誤了最佳防治時期。

    加大用藥量,認為用量多了總比少了好,不科學用藥 如1.8%齊螨素防治紅白螨,推薦使用濃度為6000—8000倍。有的卻濃到2000倍。因此抗藥性增強,而生態失調,甚至造成藥害,落葉減產,并增加了投資。

    認為農藥兌的種類越多效果越好,不少果農使用1種殺菌劑加1種殺蟲劑,總覺得不放心,常將多種藥劑混配,甚至7、8種農藥混配,誤認為這種藥管這種病,那種藥管那個病,各負其責。其實多數農藥本身就是復,配而成,有的混用的幾種藥卻是同一作用機理。混用等于加大了劑量,有的酸、堿藥物相互中和,降低藥效或形成不溶物,導致藥害。

    重化學農藥,忽視生物農藥 不少果農一旦有病蟲就想用什么化學農藥,而有些是用生物藥劑或誘殺好于化學防治。

    忽視農藥殘留和污染 有些果農防治病蟲害,只注意防治效果和眼前利益,只要藥到病除蟲凈,而不管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高殘留和殺死大量天敵。有的習慣用老產品,如3911、1605等有機磷制劑,認為見效快,此類藥劑是高毒高殘留,并已禁止在果菜上使用。

    對策

    采用綜合防治措施 如選用抗病蟲品種,苗木檢疫,加強土、肥、水管理,以提高果樹抗性。再是做好病蟲害肪治的源頭工作,如刮樹皮、剪除清理病蟲枝、爛果。、枯枝落葉、病皮、病枝,在落葉后或發芽前清理果園,將爛果、落葉、雜草等焚燒或深埋;免用果樹枝干做防護圍墻,推廣果實套袋栽培,減少病蟲侵染和用藥,以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基數。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63 second(s), 127 queries, Memory 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