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橄欖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08
    核心提示:欖苗種植 規則 欖樹多植在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20以下,在種植前開墾梯帶。 挖穴 按7~10米的株行距挖穴,穴深60厘米,長寬各80厘米,每穴施基肥50~100千克。 種植 ①種植時間:1~5月從立春至立夏前均可。 ②挖苗:修剪根葉,主根剪口要修成45角的斜面。剪掉95%的葉


        欖苗種植

        規則  欖樹多植在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20°以下,在種植前開墾梯帶。

        挖穴  按7~10米的株行距挖穴,穴深60厘米,長寬各80厘米,每穴施基肥50~100千克。

        種植 

        ①種植時間:1~5月從立春至立夏前均可。

        ②挖苗:修剪根葉,主根剪口要修成45°角的斜面。剪掉95%的葉片,地表10厘米以上的主干要用稻草縱向遮縛,防陽光直曬。

        ③種植:種植時將主根插入穴底,然后分層填土,壓實,扶正樹干,填土比地面略高,以免植穴積水引起爛根和白蟻蛀干為害。大苗可在主干離地面1.5米左右進行截干后種植,種時壓實,淋足定根水。

        欖園管理

        肥水管理 

        ①種植后肥水管理:種植后一個月可抽新梢,并發新根,種植2~3個月可開始施薄肥。以后每年春、秋各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入糞尿10~20千克,并可適當加施化肥,結合松土除草。

        ②結果樹的肥水管理:結果樹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3月份施速效肥,促開花結果,提高座果率;第二次采果前后施用,有利于恢復樹勢,促進結果枝生長充實;第三次于11~12月份施越冬肥,利于枝梢生長健壯,促進花芽分化,保持結果母枝濃綠越冬,來年豐產。肥料一般用人糞、土雜肥、垃圾肥、草木灰、河泥、塘泥、綠肥等。在樹冠滴水線下穴施或溝施。10~20年生樹每株施人糞尿50~70千克,20年以上的樹每株施100~150千克。山地丘陵施肥不方便應種綠肥,用綠肥壓青并配適量化肥,以達到改土增肥。由于欖樹根系深而較耐旱,在果實增大其間,遇天旱,會大量落果,有條件應灌水或利用當地山草覆蓋果園。地下水位較高的,夏季應注意開溝排水。

        土壤管理  

        ①中耕除草:一般每年中耕除草2次,2~3月氣溫轉暖,根系開始活動,進行第一次中耕;7、10月各犁翻一次,深15~20厘米。側根多在土壤表層,特別斜坡地欖園,易因土壤流失而露根,秋冬應注意培土護根。

        ②果園間種:欖樹高大,株行間寬,根系分布較深,為充分利用土地,可間種套種油料、雜糧蔬菜、芋頭、綠肥等作物,既增加收益,減少雜草,防止水土流失。

        ③施肥:采果后和春梢萌發前,各施一次碳銨混合肥或尿素混合肥。施肥量視樹勢、樹冠、產量而定、最好穴施、每次1.5~3千克。

        保花保果  

        ①花期放蜂,提高座果率。

        ②注意開花期氮、磷、鉀肥配合施用。

        ③開花前后防治蝗蟲、鳳蝶幼蟲,小地卷葉蛾等食葉食花,蛀果。

        樹體保護  

        ①幼樹保護:欖樹怕凍,嫁接后2~3年內,低溫期用稻草遮蓋樹冠防凍,樹干基部培土防寒。

        ②老樹保護:欖樹枝干常生地衣、苔蘚,有礙生長,可用刷清除或用石硫合劑的沉淀物、波爾多液涂刷樹干。

        ③修枝整形:幼樹枝高1米左右摘心或短截,留2~4條側生枝作為主枝,培養矮干、短主干的豐產型樹冠,控制樹冠均勻發展。若開花結果,盡早剪除,減少養分消耗;成齡樹一般結合采果剪除枯枝、交叉枝、細弱枝及病蟲枝。大枝高接換冠后,抑制主枝生長,抑強扶弱,使枝條生長整齊,構成半圓形樹冠。

     

     
    分享:
    關鍵詞: 橄欖 栽培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8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