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綠寶石梨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29
    核心提示:一、建園 試驗地為排灌條件良好的砂壤土,有機質含量為0.46%,pH值為7.2。配置瑪瑙梨作授粉樹,與綠寶石的比例為1:5。定植株行距為1.5m3m,南北行向。選用根系發達、具3條以上較粗的側根、嫁接口以上5cm處直徑0.8cm以上、苗高80cm以上、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健壯接芽


        一、建園 

        試驗地為排灌條件良好的砂壤土,有機質含量為0.46%,pH值為7.2。配置瑪瑙梨作授粉樹,與綠寶石的比例為1:5。定植株行距為1.5m×3m,南北行向。選用根系發達、具3條以上較粗的側根、嫁接口以上5cm處直徑0.8cm以上、苗高80cm以上、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健壯接芽苗(砧木為杜梨)。栽時把芽苗根部蘸稀泥漿,芽體朝東南方(防夏季東南風吹折新梢)。并保證嫁接口高出地面8-10cm,栽后澆足定根水,水滲后再覆細土保墑,以后每隔5-7天澆一次水,確保栽植成活。

        二、土肥水管理 

        栽后勤鋤、淺鋤樹盤。緩苗期(4月底以前)不進行地下追肥。若見幼葉顏色過淺、葉薄,葉面噴0.2%-0.4%的尿素2-3次。5月以后幼苗根系有了一定吸收能力時,開深10cm的條溝,株施100-250g尿素,施后蓋土。秋季結合深翻改土,每666.7m2施有機肥3000kg。每年追肥3次,即萌芽前10天追氮肥;花后至花芽分化前追三元復合肥;果實膨大期追鉀肥并配合磷肥。結合施肥灌水,重點在萌芽至開花前、新梢快速生長期、采果后和越冬前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否則果皮粗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品質下降。 

        三、整形修剪 

        翌春土壤解凍后先將埋土除掉,于接芽以上0.5-1cm處剪砧。4月上旬以后每隔10天抹1次芽,新梢長到70-80cm時摘心定干。需要促生中長枝時在芽上0.5cm處目傷,芽上涂"抽枝寶"。按小冠疏層形的要求整形,重點短截中心干及主枝,對有發展空間的枝,只要不妨礙骨干枝生長,盡量保留利用。6月份對骨干枝上的競爭枝壓平緩放,旺長枝在該枝基部2-3cm處環割或環剝。 

        四、花果管理 

        主栽品種綠寶石梨與授粉品種瑪瑙梨花期一致。當到瑙梨的花鈴鐺狀時采花制取花粉,選晴天點授花粉,每花序點1-2朵花。授粉后2-3天,及時噴0.1%-0.3%硼肥。 

        滿足授粉條件后,綠寶石梨坐果率顯著提高,必須疏花疏果。一般按間距法,每15-20cm留一個果。 

        五、病蟲害防治 

        綠寶石梨抗病蟲的能力較強。試驗園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有:

        ①芽苗定植當年剪砧后套15cm×20cm的塑料袋,防梨象鼻蟲危害,特芽長到15cm時除袋。

        ②花芽鱗片脫落期噴1500倍50%甲胺磷乳油。

        ③花后20天左右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滅多威1000倍液,以后每隔20天左右噴一次殺菌劑,所用藥劑有800倍大生M-45液;1:3:20波爾多液;7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劑液;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分享:
    關鍵詞: 綠寶石梨 栽培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587 second(s), 752 queries, Memory 2.8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