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其他經濟型動物 » 正文

    肉鴿配對孵化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4-14
    核心提示:科學分養 幼鴿長到5-6月齡開始發情,為防止早配和品種退化,在鴿子發情前應將雌雄鴿分開飼養,即在鴿子長到4月齡時將雌雄分成兩群,分別飼養在不同的欄里,同一性別的鴿子,也應小欄飼養,每欄50-100只。公鴿飼養密度應小些。 適時放配 鴿子長到6-7月齡已達到發情性成

        科學分養

        幼鴿長到5-6月齡開始發情,為防止早配和品種退化,在鴿子發情前應將雌雄鴿分開飼養,即在鴿子長到4月齡時將雌雄分成兩群,分別飼養在不同的欄里,同一性別的鴿子,也應小欄飼養,每欄50-100只。公鴿飼養密度應小些。

        適時放配

        鴿子長到6-7月齡已達到發情性成熟年齡,應及時放鴿交配。交配方法有兩種:一是自然交配法。讓成群的鴿各自找對象,雙雙成對。這種方法易造成近親交配,使品種退化,不利于獲得優良后代。二是人工放對交配法。將種鴿人工配合成對進行交配。配前先將公鴿放在同一排或同一鴿舍里,公鴿上籠2-3天熟悉環境后,用同樣方法選擇雌鴿上籠與雄鴿配對。

        給鴿筑巢

        鴿子配對7-10天開始產卵,每窩產2枚蛋,一般在第一枚蛋產下后1-2天產第二枚。鴿子產下第二枚蛋后,親鴿雙雙參與抱窩孵化。因此,事先用松軟稻草等原料編成直徑15厘米、高度5厘米的圓形巢,供產蛋孵化用。

        人工輔助

        一般蛋卵孵化時間為8-19天,夏季稍長。孵化后第4-5天時用手電筒照蛋,若見到蛋內有均勻血管分布,呈蜘蛛狀,即為受精蛋;若蛋內有血管,但呈一條粗線,為死精蛋。孵化到10天進行第二次照蛋,若蛋內物質呈水狀可動,殼灰色,即為死胚;若蛋的一側烏黑,另一側由于氣室增大形成空白,便是正常發育。第二次照蛋后7-8天,幼雛便開始自然出殼,若孵化到18天殼表面只被啄破一小孔,這時就需人工輔助蛻殼。在雛鴿出殼2-3天,親鴿食量要比平常大,同時產生鴿乳,用來喂養雛鴿。雌雄雙鴿均有鴿乳。

        保種方法

        近幾年來,肉鴿生產發展較快。但是,由于對良種的保種和提純復壯工作不夠重視,措施不力,致使核心群的近親繁殖現象嚴重,種質退化明顯,產品質量下降。主要表現在:第一是生產力下降,第二是孵化后期死胚,第三是抗病力下降。因此,在選擇確定某一優良品種作為種鴿核心群之后,在運用人工孵化技術的基礎上,必須做好保種和提純復壯工作。

        以美國白羽王鴿為例,其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親鴿月產蛋達3對,每窩周期在35天以下的高產親鴿的后裔,留做種用;

        2、選擇后備種鴿30日齡體重,雌鴿達550克以上,雄鴿達600克以上,留做種用;

        3、全場核心群分A、B兩組,A組后代的雄鴿配B組后代的雌鴿,B組后代的雄鴿配A組后代的雌鴿,以防止近親;

        4、以上的工作必須做好記錄,建立籠號

     
    分享:
    關鍵詞: 肉鴿 孵化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1.213 second(s), 1011 queries, Memory 3.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