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鵪鶉的孵化條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0-02-10
    核心提示:1.溫度。 溫度是胚胎發(fā)育的首要條件。鵪鶉和其他禽類一樣,可用恒溫孵化或變溫孵化。變溫孵化是根據(jù)胚胎發(fā)育的不同時期對溫度的需要來控制溫度,以取得更理想的孵化效果。但若孵化器是分批入蛋的,只能采用恒溫(37.8℃)孵化,孵化室的溫度一般為20℃~25℃。 變溫孵化

        1.溫度。

        溫度是胚胎發(fā)育的首要條件。鵪鶉和其他禽類一樣,可用恒溫孵化或變溫孵化。變溫孵化是根據(jù)胚胎發(fā)育的不同時期對溫度的需要來控制溫度,以取得更理想的孵化效果。但若孵化器是分批入蛋的,只能采用恒溫(37.8℃)孵化,孵化室的溫度一般為20℃~25℃。

        變溫孵化應掌握前高、中平、后低的特點,溫度控制因孵化器種類不同而不同。立體孵化器溫度控制在37.2℃~38.5℃。

        2.濕度。

        孵化過程中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4%~70%.孵化前期和中期1~12天,相對濕度56%~57%,在13~14天,需要排除羊水和尿囊液,相對溫度需在54%~55%.在15~17天,提高到65%~70%,可用溫水噴在蛋殼上,利于雛鶉破殼,防止粘蛋殼。

        濕度是否合適,可根據(jù)孵化期間氣室的變化和蛋的失重情況來衡量,還可以從雛鶉出殼后的體軀狀況,卵黃囊及腹部吸收情況來看。濕度過小,雛鶉呈干瘦;濕度大,腹部大,卵黃囊吸收不好。

        3.翻蛋。

        翻蛋是孵化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孵化方式不同,孵化器的種類不同,胚齡不同,其翻蛋的次數(shù),要求方法也不同。平面孵化器在機外翻蛋每晝夜4~6次,立體孵化器每2~3小時翻1次,翻蛋角度一般是45°~90°。

        4.通風。

        胚胎在發(fā)育過程中,必須不斷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孵化器使用動力通風,孵化初期通風量可小一些,后期加大通風量,把通風孔全部打開。要求孵化室內(nèi)CO2含量不超過0.3%.

        5.涼蛋。

        機器孵化鵪鶉不用涼蛋。

     
    分享:
    關(guān)鍵詞: 鵪鶉 孵化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8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