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斑節對蝦的病害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1-22
    核心提示:1)細菌性疾病 病原有兩類,一類是孤菌,另一類是單胞肝菌和氣單胞肝菌。 病狀:幼體活力明顯下降,游泳不活潑,趨光性弱,腹部弓起,在水中打旋,不攝食,體色變白、久之則死亡。 預防:徹底清池,對用水嚴格消毒過濾,合理投餌,合理密度。 治療:(1)全池潑灑3-5pp

        1)細菌性疾病

        病原有兩類,一類是孤菌,另一類是單胞肝菌和氣單胞肝菌。

        病狀:幼體活力明顯下降,游泳不活潑,趨光性弱,腹部弓起,在水中打旋,不攝食,體色變白、久之則死亡。

        預防:徹底清池,對用水嚴格消毒過濾,合理投餌,合理密度。

        治療:(1)全池潑灑3-5ppm土霉素或2-3ppm氯霉素,一天一次,連潑3天。

        (2)在幼餌中(如豆漿、蛋黃)中加1g/kg土霉素或氯霉素投喂,連喂三天。

        (3)用2-3ppm磺胺異噻唑或磺胺噻唑全池潑灑;也可用0.5-1.5ppm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內斯等全池潑灑,連潑三天。

        2)真菌病

        病源:真菌(霉菌),主要有鏈壺菌、離壺菌、海壺菌三種。

        病狀:致病的卵子及幼體內充滿菌絲,卵子停止發育,很快死亡。幼體不活潑,趨光性減弱,不攝食,下沉死亡。

        治療:(1)全池潑灑0.006×10-6-0.01×10-6孔雀保,一般一次即可。

        (2)制霉菌素8×10-6-10×10-6全池潑灑,連續1-2次。

        (3)全池潑灑0.01×10-6氟樂靈。

        3)緣毛類纖毛蟲病

        病原:原生蟲物緣毛類纖毛蟲,主要有鐘蟲、聚縮蟲、單縮蟲、累枝蟲等。

        病狀:游泳遲緩,妨礙攝食,生長減慢,蛻不下殼,最終下沉死亡。

        防治:早期發現時,迅速更換新水。

        4)絲狀細菌病

        病原:以毛霉容發菌為多見。

        病狀:該菌附著后,使卵子不能繼續發育,幼體活力減弱沉底而死亡。

        防治:應保持水質清凈。

        此外育苗期間的病害還很多,諸如,畸形病(刺毛萎縮。,氣泡病、中腸腺壞死病等等。目前一些病毒尚無良好的治療方法,關鍵是要注意水質,餌料條件的改善,以預防為主。
     
     
    分享:
    關鍵詞: 斑節對蝦 病害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724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