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水產養殖:太平洋牡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3-13
       養殖條件
      太平洋牡蠣養殖海區自然條件的優劣對其養成有著密切的關系。
      (1)地勢 養殖區應選擇灘涂較為平坦,底質泥沙為宜,便于棚架、浮筏的設置。并有適量淡水注入的內灣或圍墾區的深水位置較為理想。
      (2)水流 養殖區的潮流要求暢通,海水交流條件好,風浪平靜或不易受大風大浪的襲擊。
      (3)水質 海水溫度應是太平洋牡蠣適宜的范圍5-30度;海水比重應在1.005-1.025左右。
      (4)餌料 養殖區必須是肥區,便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以保證牡蠣生長所需豐富餌料生物。
      (5)污染 養殖海區應沒有嚴重的工農業污染。
      養殖方式
      (1)直接養殖法
      傳統的養殖方法如投石養殖、橋式養殖、立樁養殖和插竹養殖等。這些養成方式的共同特點就是采苗器兼作養成器。
      (2)分苗養殖法
      包括灘涂播養、浮筏或延繩垂下式養殖及單體養殖等多種方法,與直接養成相比,這些養殖方法可人為控制養殖密度,有效利用養殖水域,養殖周期短,產量高,是牡蠣養殖的先進方式。
      灘涂播養:是目前灘涂養殖太平洋牡蠣中較簡便的方法。將蠣苗按照一定密度直接播撒在泥灘或泥沙底質的灘涂上進行養成。
      垂下式養殖又分:
      1)棚架式:在養殖區內用竹、木或水泥樁等搭設棚架,將附苗器械垂掛在棚架上進行養成。
      2)浮筏式:在淺海域設置浮筏,浮筏由毛竹構成,將附苗器垂掛在筏架上養殖。
      3)延繩式:在淺海區設置浮綆,將附苗器器掛在浮綆上進行養殖。
      4)吊籠式:單層圓籠式養殖扇貝用的多層網籠都可用來吊養牡蠣。
      除此而外,太平洋牡蠣還可與對蝦混養,與海帶、裙帶菜等藻類間養。
      餌料
      完全依靠自然海區的天然餌料生物,以單胞藻為主。
      病害防治
      太平洋牡蠣的養成生產中,發生的疾病較少,國外報道的有卡諾氏菌病,國內養成主要危害來自敵害生物,一類是競爭生物如褶牡蠣、藤壺、苔鮮蟲、石灰蟲等與其爭附著基、爭食、爭氧;另一類是殘食生物如螺類、蟹類、鑿貝美女蟲、扇貝蚤等,尤以最后一種危害最嚴重,目前尚無有有效防治辦法。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