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熱帶魚寒冬早春防凍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9
            熱帶魚越冬病魚及死魚的共同表現為魚體吻部、頭部明顯充血;有的魚下頜部、頰部及背鰭、胸鰭基部也充血;頭部鱗片容易脫落;在吻部、頭部頂部出現潰瘍。病魚游動緩慢、離群獨游、食欲減退,逐漸死亡。

      冬季氣溫一般都在零下,而熱帶魚生活的水溫仍需保持在20℃以上,水溫與氣溫相差20℃以上,幅度很大。熱帶魚每次吃食都露出頭部在水面搶食顆粒飼料,有的甚至背鰭還露出水面。另外,顆粒飼料中常有一些粉料,每次喂魚后水面都會漂浮一層粉料。熱帶魚將顆粒飼料吃完后,就吃水面上的粉料。此時魚通常把嘴張開,吻部、頭部露出水面呈浮頭狀(并非缺氧),經慢慢游動,將粉料濾入口中。可見,熱帶魚因攝食,經常將頭部露出水面而暴露在與水溫相差20℃以上的冷空氣中,吃飽后又潛入水中。頭部經高溫-低溫-高溫,即熱-冷-熱的反復刺激,會引起神經末梢機能混亂,機能失調,行動失常,攝食能力減弱,終至死亡。

      對已凍傷的魚類,目前還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只能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針對魚體凍傷的起因,采取以下措施對預防凍傷、減少死亡,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飼料要現喂現制 冬季不能喂曬了數天的干顆粒飼料。干顆粒飼料一般漂在水面時間較長,魚自然會露出頭部上來搶食。而剛制出的顆粒飼料含水較多,撒入水中沉降很快,魚在水中攝食,從而減少露出水面被凍傷的機會。

      二、去除顆粒飼料中的粉料 喂魚時水面上不得有粉料,以杜絕魚因浮頭狀吃粉料而被凍傷的現象。通常在喂魚前把顆粒飼料用20目絹紗篩一遍即可。

      三、調整喂魚時間 自立冬開始,每天第一次喂魚時間由早8時改到上午10時。因為早晨8時氣溫較低,水溫、氣溫相差較大;而上午10時氣溫逐漸回升,水溫、氣溫之差相對較小,此時開始喂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低氣溫對魚的影響。

      四、調節水溫 使水溫在熱帶魚類適宜生長的范圍。冬季可將水溫調到20℃左右,以縮小水溫、氣溫之差,相對減輕冷凍危害。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32 second(s), 99 queries, Memory 1.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