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控制魚類性別高產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8
           魚類的遺傳控制作用很原始,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誘導魚的性別向人們希望的方向發展。魚類的原始生殖上皮組織,同時具有決定向雌性發育和向雄性發育的髓質部的兩個組成部分。在雌性激素作用下皮質部會分化為卵巢,髓質部不發育而呈雌性具有產卵生殖功能。在發展漁業生產過程中,若想增加雌性鯉魚和鯽魚等魚類的數量,可采用雌性激素進行處理,即在仔魚開始攝食時,在飼料中添入一定量的笨里酸二醇,連續處理2—3個月,雌性比例就有可能達到95%左右。同樣,用雄性激素甲基睪丸酮處理羅非魚、黃鱔魚等魚苗,可獲得99%以上的雄性魚。經過處理后的魚類因性別單一,密度固定,生長快,一般可增產30%左右。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509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