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加州鱸單養高產養殖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25  來源:廣州五龍崗水產
    核心提示: 加州鱸魚肉多味美,無肌間刺,營養豐富;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容易捕撈。加州鱸魚主要養殖方法有池塘混養、池塘主養、小池
     
        加州鱸魚肉多味美,無肌間刺,營養豐富;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容易捕撈。加州鱸魚主要養殖方法有池塘混養、池塘主養、小池精養等幾種,現結合生產實踐將池塘單養高產養殖技術作簡要介紹:
     
    1、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8~10畝,東西向,坡比為1∶3,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埂堅實不漏水,排灌方便,配備增氧機、水泵。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溶氧充足,無污染。冬季清除池塘過多淤泥,并經陽光曝曬,魚種放養前,每畝用50~7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
     
    2、魚種放養
     
        要求魚種體質好,無病無傷,放養經馴養過的魚種。一般在5~6月放養當年的夏花魚種,每畝放養規格8~10厘米的魚種1200~1500尾。
     
    3、日常管理
     
        飼料投喂。投喂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如野雜魚、蝦、鰻魚飼料以及人工配合飼料。魚種放養后第二天少量投喂,以后投喂量逐漸增加,恢復到原來的吃食量后,再添加少量改變的飼料,讓魚慢慢地適應。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為存池魚總重量的10%~15%,依吃食情況和天氣而定,不投喂腐敗變質的飼料。平時注意巡池,觀察魚的攝食情況和水質、天氣等情況,遇到異常隋況及時解決。
     
    4、水質管理
     
        根據池塘水質情況,一般每隔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高溫期每隔5~7天加注新水一次,同時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調節池水pH值,保持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透明度在30~40厘米。
     
    5、魚病防治
     
        病害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做好苗種消毒、飼養管理和水質調節工作。每隔10~15天全池潑灑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為每畝10~15千克,一方面可防治魚病,另一方面可調節水質,改善水體。4~10月是錨頭鳋病流行季節,發病后每立方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3~0.5克化水全池潑灑,5天后再用藥一次。
     
    6、注意事項
     
        ①放養前先進行清池,除去兇猛魚類。
        ②準備充足的動物性飼料。
        ③保持水質清新,溶氧豐富。
        ④加州鱸魚生長速度不一,飼養1個月后往往出現參差不齊現象,較大的個體會捕食較小的個體,應及時將大小不一的魚分養,達到上市規格的及時捕撈出售。

     
    編輯:foodnews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82 second(s), 263 queries, Memory 1.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