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漁藥全池潑灑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18
    核心提示:全池潑灑法又稱遍灑法,是魚病防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能在短時間內殺滅魚體體表和鰓上及水體中的寄生蟲、細菌和病毒等,具有見效快,療效高的優點,適用小型水體、池塘、網箱、水泥池等。
          全池潑灑法又稱遍灑法,是魚病防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能在短時間內殺滅魚體體表和鰓上及水體中的寄生蟲、細菌和病毒等,具有見效快,療效高的優點,適用小型水體、池塘、網箱、水泥池等。但對大中型水體,由于難計算水體體積,較麻煩。應用此法的常用藥物有:硫酸銅、硫酸亞鐵、生石灰、敵百蟲、漂白粉、增氧劑、水質改良劑、高錳酸鉀、福爾馬林、食鹽、小蘇打等。具體方法是:
     
          首先必須了解所使用藥物的安全濃度,在安全濃度以下的劑量作為潑灑濃度,然后計算水體的面積和平均水深,計算出水體積和使用的藥物數量。在木質、陶瓷或塑料容器中加入水,使藥物充分溶解,濾去殘渣后,將藥液均勻潑灑于水中,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時間:潑灑時間一般在上午9時至下午2時,對光敏感藥物,宜在傍晚進行潑灑。
     
          2.天氣:雨天和雷雨低氣壓時不宜潑藥,魚發生浮頭在水面時不宜潑藥。有風時,應從上風處向下風處潑灑。
     
          3.注意安全:對人畜有毒性的藥物,如敵百蟲,應注意安全用藥,一般須戴口罩和手套等防護用品。對某些藥物的藥量還應根據池水的肥瘦度、pH值和溫度等理化因子的實際情況增減。
     
          4.急救措施:潑藥前應作好應急措施的準備,潑藥后應現場觀察2小時~4小時,注意是否有異常現象,以便進行必要的急救。
     
          此外,對于安全濃度較低的藥物如硫酸銅,可采用一半劑量使用法,即第一天潑藥量的50%,第二天再潑50%。對魚、蝦缺氧浮頭使用增氧劑急救時,除全池潑灑外。為了節省藥量,可在浮頭處局部潑灑。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漁藥 全池 潑灑 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71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