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團頭魴赤皮病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07
    核心提示:發病情況:該池塘面積2畝,魚種為春節前放入,規格15尾/千克。2月15日拉網時發現大多數魚發病,發病率達60%。池內其他品種的魚未發生感染。拉網前有零星死魚。
          1、發病情況:該池塘面積2畝,魚種為春節前放入,規格15尾/千克。2月15日拉網時發現大多數魚發病,發病率達60%。池內其他品種的魚未發生感染。拉網前有零星死魚。
     
      2、臨床癥狀:病魚體表局部發炎,分布于尾部、背部兩側,尤以肛門上部兩側為重,病灶大小不一,呈點狀或斑塊狀;患處鱗片松動脫落,大多數病魚背鰭、尾鰭、臀鰭大部或基部充血,少數鰭條腐爛;部分病魚鰓蓋有輕度充血,有的病魚一側或兩側眼球有輕微點狀充血。
     
      3、治療:當日拉網,在網內用500毫克/升富碘藥浴魚體10分鐘;第二天每立方米水體用富氯0.2克加水全池潑灑;第三天每立方米水體用溴氯海因0.3克加水全池潑灑1次。至22日拉網觀察時,病魚癥狀基本消失,期間僅死魚十多尾。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團頭魴 赤皮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0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