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家魚混養池只死鰱鳙魚的原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08
    核心提示:近年部分養殖戶反映,現在池塘中養的常規魚,有時出現只死亡鰱鳙魚,而同池養的鯉魚、草魚等都不死亡的情況。經過筆者調查分析,認為大致有以下原因。

    近年部分養殖戶反映,現在池塘中養的常規魚,有時出現只死亡鰱鳙魚,而同池養的鯉魚、草魚等都不死亡的情況。經過筆者調查分析,認為大致有以下原因:

    1、缺氧死亡:鰱魚抗低氧的能力很差,被稱作魚類缺氧浮頭的“預報員”,水體缺氧時,鰱魚先浮頭,其次是鳙魚。所以,把鰱鳙魚作為水體是否缺氧的觀察對象,及時施用應激靈和增氧靈,防止鰱鳙魚死亡的同時,也防止了其他種類魚缺氧死亡。

    2、疾病死亡:過去認為鰱鳙魚的疾病少,很少重視疾病防治。近年因高密度養殖,環境和養殖條件變化較大,新的魚病也就發生了,尤其是暴發性的敗血癥常發生在鰱鳙魚上。鰱鳙魚敗血癥流行于6-10月,死亡高峰期為8-9月。發病池塘清塘消毒不嚴,淤泥厚,易使水質老化、惡化。拉網、寄生蟲病發生后造成魚體表受傷是染病的主要途徑。

    3、食物不足:鰱鳙都屬濾食性魚,以浮游生物、腐屑、菌落為食。鰱魚以吃浮游植物(單胞藻類)為主,如果養殖魚種類比例搭配不當,鰱魚過多,或在水質惡化、環境突變時,藻類出現死亡的情況下,鰱魚食物不足,弱小的魚會因饑餓而體質衰弱,易染病而亡。鳙魚以吃浮游動物為主,而浮游動物依賴浮游植物為生,如果養的鰱魚過多,浮游植物被攝食,或浮游植物因水質不良死亡,浮游動物就更少,鳙魚也因此缺乏足夠的食物。如果同一池塘內只死鳙魚,鰱魚和其他魚都不死,可能與放養魚種類搭配不合理有關。

    4、農藥中毒:筆者在實踐中發現鰱魚對許多藥物敏感,如對菊酯類、有機磷類、重金屬類的某些品種都比較敏感。魚塘附近農田的農藥、某些工礦的廢水、粉塵污染,都可能引起鰱魚中毒乃至死亡。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556 second(s), 183 queries, Memory 1.3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