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魚池養鴨須得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25
    核心提示:魚池養鴨,是利用成魚池和二齡魚種池進行魚鴨混養的。一般在不增加飼料、肥料的條件下,每畝水面可多產魚100~250公斤,還可多產鴨蛋和鴨肉。

    魚池養鴨,是利用成魚池和二齡魚種池進行魚鴨混養的。一般在不增加飼料、肥料的條件下,每畝水面可多產魚100~250公斤,還可多產鴨蛋和鴨肉。

    選擇合適水面 水面一般選用面積1畝以上、水深1.5~2米的成魚池和二齡魚種池,選適合的河溝、小型湖泊、水庫也可。對沙土埂、土質較松的池埂及新開挖魚池上的鴨圈提埂應修筑護坡。此外,一齡魚池一般不宜放鴨,還有稻田也不適合魚鴨混養。

    選擇適宜方式 現階段實行魚鴨綜合經營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放牧式。即鴨群散放于池塘或湖泊水面,傍晚趕回鴨棚。這種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魚類養殖,也可節省一部分鴨飼料,但對魚增產效果不大。二是塘外養鴨。即在魚池附近建鴨棚,并設置水泥活動場、活動池,每天將活動場的鴨糞、殘余飼料沖洗到魚池中。這種方式便于鴨群集中管理,但不能充分發揮魚鴨共生互利的長處。三是魚鴨混養。即在魚池堤埂上建鴨棚,圍一部分池埂作活動場,把鴨直接放養在魚池上。這種方式能較好地發揮魚鴨共生互利的生態效應。

    進行合理搭配 魚池養鴨一般以每畝水面放鴨100~150只為宜。若放鴨200只以上,應以養鰱、鳙、羅非魚或鯉、鯽等濾食性和雜食性魚為主,不宜以養草、魴或青魚為主。此外,還要注意換水增氧。每畝魚池養鴨不宜超過250只,否則魚產量會明顯下降。

    加強飼養管理 為便于鴨群集中管理,可用舊網片、紗窗布等材料圍一部分魚池作為鴨的活動池,以每平方米水面養2~4只鴨為好,網片高度在水面上下各40~50厘米,以便魚兒自由進出。每天早晚在提埂活動場給鴨投飼,傍晚待鴨進棚后,將場地上的鴨糞、殘食清掃入池。早晨趕鴨出棚,撿蛋后要將棚圈內鴨糞清掃入池。夏季鴨群排糞量大,水質過肥,要及時加注新水,并減少施肥量。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魚池 養鴨 得法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