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山區池塘春放魚苗四注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2
    核心提示:山區池塘大多數都以老塘、山塘、死水塘居多;排灌方便、標準化成片的池塘畢竟較少。

    山區池塘大多數都以老塘、山塘、死水塘居多;排灌方便、標準化成片的池塘畢竟較少。要想養魚獲得穩產、高產、高值的效果,需把握好下列幾個環節:

    1、清塘消毒

    首先捕完原池塘內的各種魚類,然后放干水曝曬幾天,再將塘堤進行整理加固,堵塞漏洞。其次用藥物消毒魚塘。常用的藥物及用法用量為以下幾種。

    ①生石灰,每畝塘面(僅剩少量水)用50~70公斤溶水后全池潑灑,如果不能放干塘水,按每畝水面約1米深用150公斤生石灰計算,全池潑灑。

    ②茶麩,按每畝水面1米深用50公斤計算,稱好后將茶麩打碎,浸泡48小時;然后,再加3~5公斤生石灰連渣帶汁全池均勻潑灑。

    ③強氯精加生石灰混合清塘,每畝水深1米時,用生石灰70~80公斤,強氯精1.5~2.0公斤,各自溶水后全池潑灑。上述各藥物消毒魚塘后均需7天左右才能放魚,最好先放幾尾鰱(鳙)魚試水,從早晨放入池塘中到晚上看放入的魚會不會死亡,如魚活動正常,證明毒性消失,可進行大量投入魚苗。

    2、合理混養比例

    一般以養草魚為主的魚塘以每畝水面,平均水深1米計算,投放6~8寸的草魚苗200~250尾;4~5寸鰱、鳙苗分別100尾和25~30尾;10朝左右的豐鯉60尾;野鯪(或麥鯪)60尾;湘云鯽或豐產鯽50~60尾;單性羅非魚30~40尾;8~10厘米長的淡水白鯧80尾;4~5寸的鳊鯽50~60 尾;9朝左右的土鯪魚500~600尾。投放搭配各種魚苗,視池塘的條件而定,若排灌方便的新塘,密度可大些:若肥水塘或死水塘,密度應小些,但可適當增加鰱、鳙魚,少放草魚。

    3、注射疫苗

    養殖戶在選購魚苗時,務必挑選大小均勻、體質健壯、無傷無病的魚苗,但投放前草魚苗必須進行免疫注射,此法是防止魚病發生最有效的措施。一般4~5寸的草魚苗每尾注射0.2毫升疫苗(個體大者,可適當增加劑量)。

    但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防治效果,現有許多小商販為了自身的利益,擅自購買劣質或保管不當或過期的疫苗,欺騙農戶。養殖戶最好直接到當地水產部門購買疫苗,并咨詢有關技術問題。

    4、魚種消毒

    魚苗注射疫苗后,再用粗鹽水或高錳酸鉀或晶體敵百蟲消毒。一般魚苗投放前用3%~4%的粗鹽水浸洗5分鐘,或每立方水用5克晶體敵百蟲溶化后浸洗5分種,或每立方水用2克高錳酸鉀溶化后浸洗30分種。通過浸泡消毒后再將魚苗慢慢倒入魚塘中。

    投放魚苗通過上述措施,可以大大減少魚病的發生,提高塘魚的成活率,有效地增加單位面積的魚產量和產值。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57 second(s), 161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