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走出魚病防治的誤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23
    核心提示:魚病防治應做 到 “四定”,即投飼:定質、定量、定時、定位。“四消”即:魚池消毒,魚種消毒,食物、飼料、工具消毒,水體消毒。

    1.忽視魚病預防。

    魚病防治應做 到 “四定”,即投飼:定質、定量、定時、定位。“四消”即:魚池消毒,魚種消毒,食物、飼料、工具消毒,水體消毒。

    2.不問魚病原因。

    引起魚病的原因十分復雜,既有外因也有內因。如魚的水環境ph值大于9.5和低于5.0就會引起魚的死亡,改變水環境酸堿度,即可緩解魚病,再視病情進行治療。

    3.不會對癥下藥。魚病的類型十分復雜,若不對癥下藥,一律用漂白粉、強氯精、甲醛、硫酸銅、硫酸鎂、硫酸亞鐵、高錳酸鉀、石灰等,不僅起不到藥到病除的效果,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4.不同魚一樣用藥。魚種不同,魚的大小不同,用藥量也應不同。例如魚虱,只要發了此病,就用25%敵百蟲全池潑灑。

    5.不分魚池大小用藥。一些養魚戶對魚病藥物用量不做精確計算,造成魚池藥物濃度過大或過小,影響魚病治療。例如防治魚氣泡病,每畝水深1米,用0.4~0.6公斤食鹽水全池潑灑。

    6.一藥多年不換。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有時會造成病魚的抗藥性,如果交換使用,則效果更佳。如指環蟲病,用魚蟲寧、90%的晶體敵百蟲和硫酸銅等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7.使用過期藥物。一些養魚戶追求便宜購買過期藥物或舍不得將過期藥物丟掉而繼續使用,其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8.不注意用藥時間和條件。選擇早晚進行適時投藥。又如魚種分塘放養時進行魚體消毒,通常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或8克/米3的硫酸銅浸泡20~30分鐘,但要注意水溫的條件是10℃~15℃,否則達不到應有效果。

    9.不注意低殘留。如治療小瓜蟲病,常規有效藥物是硝酸亞汞,但汞制劑有很強的毒性,系高殘留藥物,目前已禁止使用。如用魚蟲寧、辣椒粉、生姜片等防治小瓜蟲病,也有同樣效果。

    10.用藥不講求經濟效益。魚病有時也可以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所用藥在保證療效前提下還要考慮藥物的有效量、銷售價格等因素而選擇合適的藥物,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藥成本。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魚病 防治 誤區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1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