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幾種魚病容易混 教您區別做診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05
    核心提示:共同癥狀 患病魚體色發黑,游動緩慢,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遲鈍,食欲減退,以致完全不吃食。剖開腹部,可見腸壁充血發炎,腸腔內無食物。
    草魚出血病與腸炎病

    共同癥狀 患病魚體色發黑,游動緩慢,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遲鈍,食欲減退,以致完全不吃食。剖開腹部,可見腸壁充血發炎,腸腔內無食物。

    區別 活檢時患出血病的魚腸壁彈性較好,腸腔內黏液較少,而患腸炎病的魚腸壁彈性較差,腸腔內黏液較多,嚴重時腹腔內充滿大量的淡黃色液體。

    中華蚤病與細菌性爛腮病

    共同癥狀 患病魚鰓上黏液增多,鰓絲腫脹,鰓的某些部位會呈現灰白色或有小出血點。

    區別 活檢時如發現病魚鰓上有如蛆一樣的蟲體可診斷為中華蚤病;若肉眼觀察不能確定,可通過鏡檢,鏡檢時如鰓上有寄生蟲寄生即可診斷為中華蚤病,反之則為細菌性爛鰓病。

    卵甲藻病與小瓜蟲病

    共同癥狀 患病魚體色發黑、消瘦、游動異常,病情嚴重時全身都布滿小白點。

    區別 活檢時仔細觀察,患卵甲藻病的魚體表白點之間有紅色充血斑點,而患小瓜蟲病則沒有;或將小白點處剪下,放在盛水的白磁盤中,用細針將白點的膜挑破,如看到有小蟲滾出并在水中游動,即可診斷為小瓜蟲病。

    白頭白嘴病與車輪蟲病

    共同癥狀 患病魚自吻端至眼球處的一段皮膚色素消退,變成乳白色,黏液增多,唇似腫脹,呼吸困難,于水面觀察病魚呈現“白頭白嘴”癥狀。

    區別 診斷時用顯微鏡檢查患處黏液,如發現有大量車輪蟲寄生即為車輪蟲病,反之則為白頭白嘴病。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魚病 易混 區別 診斷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9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