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河蟹養殖三大投喂注意事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8
    核心提示:河蟹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應根據河蟹營養需要,因地制宜,保障河蟹的餌料來源,促進河蟹快速生長,減少病害發生,增加養殖效益。主要有以下三點投喂注意事項。
        河蟹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應根據河蟹營養需要,因地制宜,保障河蟹的餌料來源,促進河蟹快速生長,減少病害發生,增加養殖效益。主要有以下三點投喂注意事項。

    一、餌料多樣性。

    1、足夠的水草。一般要求覆蓋率在40%以上,有利于小雜魚等天然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為輔;

    2、投放螺螄。讓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攝食。螺螄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高,可以提高河蟹品質;

    3、使用顆粒飼料。根據河蟹不同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將動、植物性餌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顆粒飼料,促使河蟹快速增長;

    4、人工投喂動植物。如小雜魚、蝦、螺、蜆、蠶蛹、豬血、畜禽內臟、蛙肉、麥類、豆餅、瓜果、蔬菜、水草等;

    5、定期在餌料中添加鈣、鐵類豐富的物質,有利于河蟹脫殼;

    6、適時施用肥料。可以河蟹對多種微量元素的營養需求。

    二、投餌科學性

    1、動、植物性餌料要合理搭配。在河蟹餌料組合上,動物性餌料應占60%,植物性餌料占40%;

    2、根據季節投餌。總的原則“兩頭精、中間青”,即春秋季節的投餌,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夏季餌料以植物性餌料為主;

    3、根據河蟹生活習性投餌。河蟹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餌料投喂應以晚間投餌為主,白天投餌為輔。其晚間投餌量占全天餌料量的70%;

    4、餌料要大小適當。餌料顆粒大小要與河蟹個體大小相適宜,以提高餌料利用率;

    5、淺水區投餌。餌料要均勻投放在有水草的淺水區,并堅持四定的投餌原則;

    6、性成熟蟹注意投喂。河蟹性成熟后,體力消耗過大,因此要增加白天的投餌量。同時要防營養過剩死亡,特別是成熟的雌蟹,肝臟85%以上,轉化為性腺,肝功能下降,應大量投喂植物性餌料,以防肝功能不適和雌雄蟹提前交配,引起死亡;

    7、實施魚蟹混養模式的,應先喂魚后喂蟹。魚料投入深水區,蟹料投入淺水區,以防爭食,影響河蟹生長。

    三、三種餌料不宜投喂

    1、肉皮。采用肉皮投喂,不僅飼料轉化率低,而且肉皮中脂肪含量高,大量投喂后易在水體表面形成一層油膜,容易造成水體缺氧,影響河蟹生長。

    2、土豆。河蟹不喜食,投喂后多沉在池底腐爛變質,易引起水質惡化,誘發蟹病。

    3、海水魚。首先海水魚經長時間冰凍,有大量病菌滋生,長期投喂易導致河蟹發病率、死亡率高;其次海水魚含鹽分高,河蟹攝食后性腺發育加快,性成熟提前,影響河蟹上市規格;最后海水魚投喂時損失大,利用率低,養殖成本反而提高。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154 second(s), 220 queries, Memory 1.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