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春季蟹塘如何種植水草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4
    核心提示:俗話說:“要想養好一塘蟹,先得種好一塘草”,省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河蟹養殖專家湯亞斌提醒廣大養殖戶,春天來了,要種水草啦!通過種植水草,能調節河蟹生長水體的水質、加強自凈能力、穩定水溫,提供河蟹棲息躲藏、蛻殼場所和植物性餌料。
        俗話說:“要想養好一塘蟹,先得種好一塘草”,省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河蟹養殖專家湯亞斌提醒廣大養殖戶,春天來了,要種水草啦!通過種植水草,能調節河蟹生長水體的水質、加強自凈能力、穩定水溫,提供河蟹棲息躲藏、蛻殼場所和植物性餌料。適合河蟹養殖的水草主要有伊樂藻、輪葉黑藻和苦草等。

    一、伊樂藻

    1、種植時間:伊樂藻是河蟹養殖前期的主要水草且耐低溫能力很強,應在河蟹起捕后至放苗前種植。

    2、種植方法:一種是在干池后采用連根移栽方式穴種,穴距1~2米×1~2米;另一種是將草莖切成15厘米長,10株左右為一束,插入泥中,每畝草種20~25公斤。要求行距為5~8米,中間夾種其它水草。種植面積占池塘總面積30%左右。待草成活后,逐漸加水,以浸沒水草末端10厘米即可。

    二、輪葉黑藻

    1、種植時間:采用芽苞種植,可在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進行;采用營養缽繁殖,一般在4月進行;整株的種植,最好在5~8月進行。

    2、種植方法:

    (1)芽苞種植:選擇晴天播種,播種前池水加注新水10厘米,每畝池塘種1000克,播種時應按行、株距50厘米,將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當水溫升至15℃時,5~10天開始發芽,出苗率可達95%。

    (2)營養缽繁殖:一般在谷雨前后,將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將輪葉黑藻切成長10厘米的莖節,每畝按30~50千克均勻潑灑,使莖節部分浸入泥中,再將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約20天后全池都覆蓋著新生的輪葉黑藻,可將水加至30厘米,以后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

    (3)整株種植

    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輪葉黑藻已長成長達40~60厘米,每畝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輪葉黑藻具有須狀不定根,著泥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注意:河蟹十分喜食輪葉黑藻。因此,在種草前應用聚乙烯網片和塑料薄膜做成圍欄,將水草與河蟹隔開,防止河蟹將水草消滅在萌芽狀態。到水草滿塘時,再撤掉圍欄設施,讓河蟹進入草叢。

    三、苦草

    1、種植時間:清明前后。

    2、種植方法:在水溫回升至15℃以上時播種,每畝播種苦草籽100-150克。精養塘播種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最深不超過20厘米。大水面應種在淺灘處,水深不超過1米,以確保苦草能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選擇晴天曬種1~2天,然后浸種12小時,撈出后搓出果實內的種子。并清洗掉種子上的黏液,再用半干半濕的細土或細沙拌種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實其中還有很多種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注意:種草前也應用圍欄將水草與河蟹隔開。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春季 蟹塘 種植 水草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66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