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庭院養泥鰍增收好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3
    核心提示:建泥鰍池。在房前屋后的庭院周圍,選擇水質良好、灌排方便、避風向陽的地方建泥鰍池。池的面積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為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頭、磚塊或水泥板鋪砌,并用泥沙漿抹光。下游距池30厘米處開排水口并安裝防逃設備,以防泥鰍逃逸。
        一、建泥鰍池。在房前屋后的庭院周圍,選擇水質良好、灌排方便、避風向陽的地方建泥鰍池。池的面積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為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頭、磚塊或水泥板鋪砌,并用泥沙漿抹光。下游距池30厘米處開排水口并安裝防逃設備,以防泥鰍逃逸。

    二、清池消毒。畝用50公斤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并適量施些糞肥,以培肥水質。待7~10天石灰藥性消失后,方可放養泥鰍種。

    三、放養鰍種。按每平方米水面500~750克計算投放鰍苗。鰍苗要選擇體壯無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并按一雄三雌的比例搭配。雌鰍的產卵力極強,一條雌鰍一般年產卵2~3次,產卵萬粒左右。

    四、強化投鉺。泥鰍屬雜食性魚類,養殖時,除施肥培育天然鉺料外,還可投以動物性鉺料,如蚯蚓、蠶蛹、魚粉等。也可搭配一些谷糠、豆餅、米飯、菜葉、水草等植物性鉺料。投鉺量:3月份為池內鰍重的1%;4~6月份為4%;7~8月份為10%;9~10月份為4%。秋末越冬不投。投鉺應置食臺上,以免浪費。應注意投鉺適量,宜在2~3小時內吃完為好,否則會脹死。

    五、勤換新水。要經常觀察水質變化,防止池內過肥。如發現泥鰍時竄出水面,說明水中缺氧,應換注新水。特別是在雷雨、悶熱天氣時,更要勤注新水增氧,以防止泛池死亡。

    六、防治疾病。每天巡池清掃食場,每隔15天左右用漂白粉液全池潑灑消毒殺菌。治病應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最好采用中草藥防治,如大蒜可防治泥鰍腸炎,菖蒲可治爛鰓病等。

    七、消除敵害。如常見的水蜈蚣、夾子蟲等,可用燈光誘殺。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庭院 泥鰍 增收 方法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11 second(s), 196 queries, Memory 1.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