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當前池塘養蟹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1
    核心提示:苦草: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厘米,每畝用草籽50-150克,播種前草籽先用水浸泡1-2天,然后用細泥拌勻,全池散播或條播,播種后一個月即可長成5厘米以上的幼草。
    一、種植水草

    水草種養方法

    1、苦草:在清明前后,池塘水位20-30厘米,每畝用草籽50-150克,播種前草籽先用水浸泡1-2天,然后用細泥拌勻,全池散播或條播,播種后一個月即可長成5厘米以上的幼草。

    2、伊樂草種植: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厘米,采用分段無性扦插的方法,每畝種草量5-10公斤。

    3、水花生的放養:在3-4月份,割取陸生水花生,在池塘四周離塘邊1米處設置寬約2米的水草帶。在生長旺季應割除過多的水草,以防缺氧和水質惡化。

    二、螺螄放養

    在4月底前,畝放螺螄200-300公斤,全池均勻拋放。

    三、“蟹種暫養區”管理

    蟹種放養的初期,在池塘的深水區,用網圍攔一塊面積占池塘總面積三分一至五分之一的暫養區,將蟹種先放在暫養區培育到4月底至5月初,待池塘的水草生長和螺螄繁殖到一定的數量,再將蟹種放入池塘中。

    四、投飼管理

    池塘中培育有螺螄、水草等天然餌料,可解決河蟹的部分飼料來源。在養殖過程投喂的飼料主要種類有:河蟹配合飼料、螺蜆、小雜魚、冰鮮魚,另搭配少量的大小麥、豆粕、玉米等植物性飼料。投飼總的原則為:葷素搭配,兩頭精中間粗,即在飼養前期(3-5月),以投喂顆餌和小雜魚、螺蜆為主,同時攝食池塘中自然生長的水草。每天投喂1次,以下午為主。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66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