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春夏之交養魚三關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30
    核心提示:春夏交接之際,是魚類繁殖的最好季節,但是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各種病毒和細菌也將不斷繁殖,此時易導致魚類受病菌的侵襲,從而影響經濟效益。
        春夏交接之際,是魚類繁殖的最好季節,但是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各種病毒和細菌也將不斷繁殖,此時易導致魚類受病菌的侵襲,從而影響經濟效益。為減少魚病發生,在春夏交接之時養魚有三個關鍵點。

    春夏養魚防泛池

    在春夏之間,池塘水溫較低,加上天氣悶熱、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此時極易產生水質惡化,這時候池塘的溶解氧極低,往往在每升1.5毫克以下,而正常溶氧量在每升2-2.5毫克以上時魚類才不會發生泛池。另一方面,由于投喂飼料過多而使部分飼料在池塘殘留,殘餌在池塘中分解并消耗大量氧氣,且放出一些硫化氫、氨氮化合物等有毒氣體,并使水質惡化,引起泛池。

    早開食科學投喂

    一般在水溫20℃以上時魚類開始攝食,此時應科學投喂增強體質,如適當投喂精料,增加蛋白質營養。要加強巡塘,記錄水質和溶氧變化。要根據水溫變化做到循序漸進,少量多投,并隨水溫上升而逐漸增加投餌量。水溫回升初期,不要急于投喂餌料,避免塘底魚群因上浮攝食導致凍傷患病,待水溫回升穩定后適當換水,淡化毒物,增加溶氧量,做好水質調控。

    適當消毒改良水質

    水溫回升時,適當施放生石灰或漂白粉,用來調節酸堿度和改良水質。

    水產用過硼酸鈉粉為魚用獸藥,可用于增加水中溶氧,改善水質。用時按包裝說明配比使用,使用前在干燥容器中混合均勻后,直接潑灑在魚浮頭集中處,潑灑面積約為總水體面積的1/4。預防魚浮頭時,1立方米水體用0.4克;救治魚浮頭、泛池時,1立方米水體用0.75克。使用后的包裝袋應集中銷毀;貯藏時應放于干燥通風處,需與易燃物隔離存放。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春夏 之交 養魚 關鍵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66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