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魚類安全越冬主要病害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6
    核心提示:由于冬季普遍池塘水溫較低,魚類攝食較少,其生長速度也隨之較慢,對病害的抵抗力也逐漸減小;如不及時做好預防和治療措施,成活率將嚴重降低,養殖效益自然減少。為了避免此類似問題的發生,現介紹幾種處理越冬魚類病害及防治的方法。
          由于冬季普遍池塘水溫較低,魚類攝食較少,其生長速度也隨之較慢,對病害的抵抗力也逐漸減小;如不及時做好預防和治療措施,成活率將嚴重降低,養殖效益自然減少。為了避免此類似問題的發生,現介紹幾種處理越冬魚類病害及防治的方法。

    一、提高池塘水位

    冬季養殖魚類的池塘水位應保持1.5米以上(有條件的盡量將水位提到最高保水線),這樣才能確保低溫陰雨或下霜雪的天氣時,塘里的水相對穩定,降低魚類凍傷的風險。

    二、主要病害防治

    越冬魚類的病害雖比夏秋季節少,但染上病后如不及時治療,其死亡率也不低。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有:

    1.水霉病或鰓霉病

    病原為水霉科的水霉和綿霉兩個屬的一些種類,繁殖適溫為13-18℃。主要是機械損傷或凍傷水生動物,引起機體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

    ⑴主要癥狀

    病魚焦躁不安;隨著水霉的生長病魚體表上有一團棉絮狀物質,使其負擔過重行動遲緩、逐漸消瘦,如不治療慢慢死亡。

    ⑵治療方法

    投放魚種前徹底清塘消毒,操作時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萬一魚體受傷,應立即用4%的粗鹽水溶液藥浴5分鐘。

    如發現有患水霉病的魚,以每立方水用400克小蘇打和400克粗鹽混合溶水后全池潑灑;連續2次,每天一次。

    或用五倍子每立方水4克,將五倍子磨碎后用開水浸泡全池潑灑;連續2次,每天一次即可。

    2.小瓜蟲病

    流行于水溫15-25℃時,危害各種淡水魚類的各年齡段。病原體為多子小瓜蟲。

    ⑴主要癥狀

    病魚體表發黑游泳遲鈍,常浮于水面,有時集群繞池;檢查病魚體表、鰭條、鰓部、口腔等處都有許多小白點。

    ⑵治療方法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增強魚體免疫力。

    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

    粗鹽0.2-0.3%濃度的溶液浸泡病魚10-15分鐘。

    每畝水面均1米深可用250-300克干辣椒,加2公斤清水,煮沸后熬10分鐘;再停火半小時后,又煮沸熬10分鐘;又再停火半小時后,加入100克干姜片和1公斤清水,再煮沸熬15分種;然后連渣帶汁全池潑灑,連續2天,每天一次,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3.鯉春病毒血癥

    主要危害鯉科魚類,流行于13-20℃的水溫;病原為鯉春病毒血癥。

    ⑴主要癥狀

    病魚呼吸緩慢,沉入池底或失去平衡側游;體色發黑,常有出血斑點;眼球突出和出血;鰓顏色變淡并有出血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肌肉也因出血而呈紅色;肝、脾、腎腫大,顏色變淡。

    ⑵治療方法

    按照水產疫病的相關規定對發病鯉春病毒血癥養殖場實施隔離。

    發病期少投料,每日僅喂投食量的20%-30%或停喂,對控制病情有較明顯的效果。

    發病早期,通過水溫調至30℃以上,可抑制該病的發展。

    發病早期,全池潑灑含碘消毒劑(如寶碘消毒劑);復合碘溶液每立方水體用量0.3-0.5毫升。

    內服投喂中草藥制劑三黃粉制成的藥餌,每100公斤體重用量為30-50克,有一定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