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魚兒擁擠水霉病易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5
    核心提示:又到了水霉病高發季節,水霉病常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

    又到了水霉病高發季節,水霉病常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

    水霉病的發生主要因為緊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魚只因擁擠、移動或其他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體表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機附著,於壞死組織上開始發芽形成菌絲,菌絲除寄生於壞死組織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組織,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圍組織,更而貫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膚與肌肉壞死崩解。

    表層的菌絲則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并於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經由水而傳播各處。

    癥狀:

    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

    2.病變部位初期呈圓形,后期則呈不規則的斑塊,嚴重時皮膚破損肌肉裸露。

    3.鰓組織亦會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診斷:

    1.觀察體表棉絮狀的覆蓋物。2.病變部壓片,以顯微鏡檢查時,可觀察到水霉病的菌絲及孢子囊等。

    3.霉菌種類的判別需經培養及鑒定。

    治療:

    1.福爾馬林100ppm-250ppm,流浴1小時。

    2.食鹽1%-1.5%,20分鐘-30分鐘。

    3.發生細菌性混合感染時需配合抗生素治療。

    預防措施:

    1.除去池底過多淤泥,并用200毫克/升生石灰或20毫克/升漂白粉消毒。

    2.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抵抗力,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3.親魚在人工繁殖時受傷后,可在傷處涂抹10%高錳酸鉀水溶液等,受傷嚴重時則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鏈霉素5萬-10萬單位/公斤魚。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魚兒 擁擠 水霉病 易發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795 second(s), 64 queries, Memory 1.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