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蛙類及蝌蚪的敵害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3
    核心提示:蛙類及其蝌蚪的敵害較多,一些藻類、原生動物、水生昆蟲、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魚類,甚至蛙類本身都是它們的天敵,有時危害還相當嚴重。
        蛙類及其蝌蚪的敵害較多,一些藻類、原生動物、水生昆蟲、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魚類,甚至蛙類本身都是它們的天敵,有時危害還相當嚴重。
      
    一、藻類
      
      1.青泥苔為土池或水泥池中常見的絲狀綠藻的總稱。它包括星藻科中的水綿、雙星藻和轉板藻三屬的一些種類。在春季隨水溫升高,在池塘的淺水區萌發,早期顏色深綠,像毛發一樣貼在池底,衰老時顏色轉黃綠色,絲狀體斷離池底,成棉絮狀,形成一團一團的亂絲,漂浮水面。
      
      危害:主要危害蝌蚪,特別是小蝌蚪常鉆進青泥苔中,被絲狀體纏住而造成死亡。如果大量繁殖,還會消耗池塘中的養料,使池水變瘦,抑制浮游生物的繁殖,從而影響蝌蚪的生長。
      
      防治方法:蝌蚪放養前,每㎡池塘面積用生石灰50一100g,化水后全池潑灑清塘,可殺滅青泥苔,或用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青泥苔因得不到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已放養蝌蚪的池塘,可用濃度為0。2一1。0mg/l的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
      
      2微囊藻是藍藻門的藻類,細胞球形,有假空泡,很多細胞聚在一起形成不規則群體。在溫度高、含氮量多或有機質豐富的水體中能大量繁殖。蛙池及其蝌蚪池的有機質多,微囊藻常大量繁殖形成銅綠色“水花”稱“湖淀”。
      
      危害:藻類細胞外有一層膠質膜,蝌蚪攝食后不能消化。如繁殖過盛,則群體衰亡階段體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引起蝌蚪池缺氧,造成蝌蚪死亡。
      
      防治方法:同青泥苔的防治方法。
      
      3.水網藻是綠藻門的種類。藻體由很多圓筒形細胞相互連接構成網狀群體。每個網眼由5一6個細胞連接而成,集結的藻體成網狀,故稱水網藻。
      
      危害:水網藻在淺水池塘里像張開的“羅網”,蝌蚪鉆入其中被纏住而死亡,危害程度比青泥苔嚴重。
      
      防治方法:同青泥苔的防治方法。
      
    二、蛭類(螞蟥)
      
      環節動物門蛭綱。一般軀體呈扁形、柱形或橢圓形,體柔軟,有前后吸盤。
      
      危害:水蛭頭部可鉆入蛙類皮膚內吸血,危害大。
      
      防治方法:把池水抽干捕捉,用生石灰清池。
      
    三、昆蟲
      
      1龍虱及水蜈蚣龍虱為鞘翅目的昆蟲,身體呈橢圓形。水蜈蚣又稱水夾子.是龍虱科龍虱、灰龍虱等幼蟲的統稱。
      
      危害:龍虱成蟲和幼蟲都危害蝌蚪。蝌蚪飼養階段正是水蜈蚣的繁殖盛期,所以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蝌蚪放養前,每㎡池塘面積用生石灰50一100g,化水后進行全池潑灑清塘消毒,可以消滅水蜈蚣;在池塘進水時要用密網過濾,防止龍虱和水蜈蚣隨水進入飼養蝌蚪的池塘中。也可用少量煤油遍灑殺死水蜈蚣。
      
      2.紅娘華屬蝎蝽科或紅娘華科,又稱小蝎子。
      
      危害:紅娘華在我國分布很廣,主要危害中小蝌蚪。
      
      防治方法:同龍虱及水蜈蚣的防治方法。
      
      3.松藻蟲又名仰泳蝽或仰游蟲,屬仰泳蝽科。
      
      危害:白天在水中攝食蝌蚪,晚間飛出水面危害幼蛙,常用刺狀的口吻刺入蝌蚪和蛙體內吮吸體液,危害比較嚴重。
      
      防治方法:同龍虱及水蜈蚣的防治方法。
      
    四、魚類、鲇、鯉、鯽等
      
      危害:主要是肉食性和雜食性魚類吞食蛙卵和蝌蚪。
      
      防治方法:徹底做好清池工作,在進出水出水口處用密眼網過濾,防止雜魚及水生昆蟲進入。
      
    五、哺乳動物
      
      1.老鼠是蛙類的主要天敵。捕食蝌蚪和幼蛙,對幼蛙的危害尤為嚴重。
      
      2.鼬鼠又稱黃鼠狼。性殘忍,對成蛙和幼蛙都有危害,危害相當嚴重。
      
      3.水獺為半水棲獸類。水獺晝伏夜出,棲息在池塘岸邊的洞穴中,對成蛙和幼蛙都相當嚴重危害。
      
      對哺乳動物的防治主要靠隨時捕殺或尋找洞穴進行捕殺;對數量較多的鼠類可用滅鼠藥進行大面積毒殺,但在投放鼠藥時必須注意對其他動物的安全。
      
    六、兩棲類
      
      主要是一些蛙類,會吃食養殖蛙類的蝌蚪,危害比較嚴重。對兩棲類可采取捕捉的方法防治。
      
    七、爬行類
      
      1.蛇部分時間在水中生活,捕食蛙和蝌蚪,危害比較嚴重。有些蛇類在陸地上捕食林蛙。
      
      對于蛇的防治可采取捕殺的方法。
      
      2。鱉俗稱甲魚。常棲息于江河、湖泊和池塘中。在水中游動活潑,出水后爬行也迅速,常吃食幼蛙及蝌蚪。防治方法可采取捕捉的方法。
      
    八、鳥類
      
      適于水邊生活并吃食蛙類及其蝌蚪。有以下幾種:
      
      蒼鷺、池鷺、翠鳥、鷗、烏鴉、野鴨等能捕食蛙卵、蝌蚪和幼蛙。對家鴨也要注意看管。對于鳥類的防治可采取驅趕或捕捉的方法。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蛙類 蝌蚪 敵害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87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