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泥鰍疾病防重于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03
    核心提示:泥鰍在飼養過程中發病很少,泥鰍發病多是因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當而引起的,一旦發病,治療起來也很困難,因此對泥鰍的疾病應以預防為主。
           泥鰍在飼養過程中發病很少,泥鰍發病多是因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當而引起的,一旦發病,治療起來也很困難,因此對泥鰍的疾病應以預防為主。

    一是泥鰍的飼養環境要選擇在避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進行。泥鰍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但被農藥污染或化學藥物濃度過高的水不能作為泥鰍養殖用水。苗種放養前,要將池塘進行徹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給泥鰍提供一個遮蔭、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同時,水生植物的根部還為一些底棲生物的繁殖提供場所,為泥鰍提供天然餌料。

    二是要選擇體質健壯、活動力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的泥鰍苗種。在鰍苗下池恰進行嚴格的魚體消毒,殺滅魚體上的病菌,同時使魚體處以應激狀態,促進泥鰍分泌大量黏液,在下池后,能避免病原體感染。

    三是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在泥鰍養殖期間,如放養太稀,則造成水面資源的浪費;放養過密,由容易導致泥鰍生病。

    四是定期加注新水,改良池水水質,增加池水溶氧,調節池水水溫,減少疾病的發生。要注意的是,在加注新水時,每次的換水量不宜過大,一般以換掉池水的1/5左右為宜;在換水時要注意,在注入地下水或冷浸水時,要進行充分的曝氣和自然升溫,避免因池水溫度忽高忽下二引發疾病。

    五是加強飼料管理工作。泥鰍是一種雜食性淡水經濟魚類,尤其喜食水蚤、絲蚯蚓以及其他浮游生物;動物性飼料一般不宜單獨投喂,否則容易是泥鰍貪食不消化,腸呼吸不正常,“脹氣”而死亡;對腐臭變質的飼料絕不能投喂,否則,泥鰍易發腸炎等疾病。

    六是在飼養過程中,定期用藥物進行全池潑灑消毒,調節水質,殺滅池中的致病菌。在成鰍養殖期間抓好水質培育是降低養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時符合泥鰍生理生態要求,可彌補人工飼料營養不全和攝食不均勻的缺點,還可以減少病害發生,提高產量。放養后根據水質使用追肥,保持水質一定肥度,使水體始終處于活爽狀態。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泥鰍 疾病 防重于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902 second(s), 507 queries, Memory 2.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