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烏龜腸炎病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23
    核心提示:病龜初期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糞便不成形,嚴重時呈蛋清狀,黑色或豬肝色,人工喂食時有吐食現象;后期眼球下陷,皮膚干燥松馳;無彈性,無光澤,最后衰竭死亡。
     1.發病癥狀

    病龜初期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糞便不成形,嚴重時呈蛋清狀,黑色或豬肝色,人工喂食時有吐食現象;后期眼球下陷,皮膚干燥松馳;無彈性,無光澤,最后衰竭死亡。剖檢病死龜,可見胃腸發炎、充血。本病初春多發,病因有環境濕度變化大、飼料變質和生活環境惡劣等。

    2.防治方法 

    防治烏龜腸炎病,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

    (1)搞好清潔消毒 養龜池塘,放養前每畝(1畝=667平方米)應用生石灰50~75千克;產卵場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25克化漿潑灑。養龜池或養龜容器,無論新舊,在放養烏龜前都要徹底清洗消毒。

    (2)提高水體質量 養龜池的水體平時要保持清潔干凈、清澈透明;龜池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40克化水后潑灑,每月2次;清除水中雜物和排泄物,嚴防水質惡化。

    (3)加強飼養管理 飼料要求新鮮、干凈,不可投喂腐敗變質食物;平時應根據龜品種的不同食性,經常更換飼料種類,以保持龜的旺盛食欲;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喂食物,及時清除殘餌,以免污染水質;注意天氣變化,保持龜池冬不結冰,夏能防暑。

    (4)中草藥預防 5~9月份,每2天投喂1次地錦草藥液,每50千克龜重每次用地錦草干草150克或鮮草700克,煎汁去渣,待涼后拌入飼料中喂服。

    (5)治療方法 ①發現病龜應及早隔離,以免傳染。②黃連5克、車前草5克、馬齒莧6克、蒲公英3克,加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取汁去渣,待涼后與切碎的豬肺(牛、羊肺)500克拌勻投放在食臺上飼喂,連用3天。③若病龜已食欲廢絕,可按每100克重0.5毫升的量肌注黃連素,或魚腥草注射液,或穿心蓮注射液,食欲恢復后即改服上述藥劑。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烏龜 腸炎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43 second(s), 39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