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蛇鱷龜病害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23
    核心提示:由于受到摩根氏變形桿菌的侵染,龜口腔蒼白,多粘稠液或口角流出粘痰狀分泌物,腹l5j的骯盾、肛盾j5至背甲前部岡潰瘍而形成凹洞。
     一、摩根氏變形桿菌病

     

    由于受到摩根氏變形桿菌的侵染,龜口腔蒼白,多粘稠液或口角流出粘痰狀分泌物,腹l5j的骯盾、肛盾j5至背甲前部岡潰瘍而形成凹洞。病龜怠動,不下水,柜食或少食,排糞呈稀膿乃至綠色或黃、白痢。治療方法:一般重約100g/只左右的病龜每天在后肢基部肌注頭抱

    噬肪鈉5mg或慶大霉素0.04ml,同時滴灌1—2滴慶大霉素,隔離治療,連續3—5天。其他體重的可依此推算用藥量。如病較輕,龜尚攝食,可按1000 g粉狀飼料加2ml慶大霉素制成藥餌,連投3天。拒食的重病龜則灌服調制成稀粥樣的藥餌。預防:減少對龜驚擾,杜絕損傷龜體;全池潑50—100 xl0-6的微生態制劑psb或15x10-6神克隆菌。

    二、臍炎

    有些稚龜臍眼尚未收斂好,多呈丘狀凸起,在運輸或密養或受養龜器具毛疵劃傷,極易感染病菌發炎。可用200)(10—6的高錳酸鉀溶液藥浴1—2小時防治。

    三、腐皮病及鰓下腺炎并發癥

    規格在30—120 g/只的稚、幼龜群體中常發生此疾,病原菌為單胞桿菌和點狀氣單胞菌等,其病程短,爆發傳染且此亡率高。病龜上浮水面不下沉,鼻、眼險、頸、四肢及爪基部出現塊狀灰白色或淺黃包稍凸起病坐斑塊。

    病龜仲頸翹頭,張口吞氣,頸部粗脹,長時浮于水面,拒食,反應遲鈍。病輕的龜應撈出單養,置于400xlo—6的“龜體寶”藥浴2小時以上,病重的則用600x10—6的“龜體寶”藥浴2—4小時并向口中滴灌慶大霉素針劑(每支2m1),100g/只左右的病龜每次用5#針頭滴入2滴,50—70g/只的,則滴灌1滴,每天1次,連用3—4天,治療后干置。

    四。爭食咬傷等引起的炎癥

    內于爭食或交配等原因被咬傷,在龜尾端部、四肢、頸頭受傷處被細菌感染發炎,病灶多呈乳白色,病輕者尚攝食、活動亦基本正常,重者多不愿下水,少食或不食t、應及時把病龜從水中取出,用濃鹽水或碘酊或pp粉對思部去痂消毒,再用消毒紙(棉)吸干患部并涂以消炎生

    肌膏或百多邦軟膏,之后,干置。每1—2天換1次藥。注意,每天至少1次將病龜置于溫淺水中,使龜飲補水并試喂少量餌料,以減少失重,促進康復。預防:使每只龜單養或稀養,及時投喂優質足量餌料,或利用特制的餌料盒投喂或多點均勻投餌,最好投喂浮性專用顆粒飼料。注意細心觀察,把那些喜動善咬的龜取出單獨飼養。雄龜尤應單養或按雌:雄=3—5z1稀養。每10天左右潑施1次fsb。

    五、纖蟲病

    龜的臀部、后緣盾、肛盾及背中等部位長有淺黃或灰白色棉絮狀附著物(纖毛蟲為共病原體),病龜食欲不振,生長緩慢?捎200 x10—“的“龜體寶’,藥浴4小時或16xlo—6高錳酸鉀(i)p粉)藥浴半小時或o.5x10—6硫酸銅與0.2x10-6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施,也可用“百蟲克”或“纖蟲凈”防治.前述蛇鱷龜病害防治技術是在農業部關于“禁用藥物清單”(如氯霉素、孔雀石綠等)之前提下,經反復試驗研究總結出來的,其中消炎生肌膏、“龜體寶”等及微生態制劑psb均屆我們研制的綠色藥物或簡易而有效的綠色制劑,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和價值。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蛇鱷龜 病害 防治 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196 second(s), 221 queries, Memory 1.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