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高溫季節加強水產養殖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14
    核心提示:高溫季節養殖池塘易出現水質不良、病害頻發、缺氧浮頭等情況,在水產養殖管理上,應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高溫季節養殖池塘易出現水質不良、病害頻發、缺氧浮頭等情況,在水產養殖管理上,應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水質監測。一般5-7天測定1次池水,暴雨后需及時掌握池水的變化情況,保持池水透明度30-35厘米,pH值7.5-8.5,氨氮不超過0.5毫克/升,亞硝酸鹽不超過0.2毫克/升,溶解氧白天不低于5毫克/升、夜間不低于3毫克/升,理想水色是由綠藻和硅藻所形成的黃綠色和黃褐色。

    二、保持池塘水位。根據不同養殖品種保持最佳水位,如養殖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河蟹的池塘水位保持1.3-1.5米,養殖鱖魚、加州鱸魚的池塘水位保持1.5-1.8米,青蝦養殖前期水位保持0.7-0.8米,養殖中后期水位保持在1.3米左右。

    三、封閉控水。高溫季節外河水源污染和養殖區域交叉感染日趨嚴重,養殖池塘要實行封閉、半封閉、內循環控水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利用培育飼料魚的池水進水后經過消毒注入鱖魚池;河蟹養殖池水經凈化后注入南美白對蝦池;南美白對蝦池可利用池與池之間相互注水方法。

    四、不同水質處理措施。高溫期間不同類型水體要采用不同處理方法。偏酸性池塘,每畝水面1米水深可用生石灰4-5公斤,浸泡1小時后全池均勻潑灑。pH值超過9.2,會增加氨氮的毒性,須采取相應降鈣藥物調節水質。預防氨氮或亞硝酸鹽偏高,可每10-15天利用晴天施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細菌、EM菌、芽孢桿菌等調節水質。

    五、科學投喂飼料。投喂的飼料要新鮮、適口,盡量選用全價顆粒飼料,少量多次投喂。鱖魚投喂活飼料魚,每次投喂量以3天吃完為宜;河蟹投喂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動物性飼料為輔,每天上午7時、下午6時各投喂1次,以2-3小時吃完為宜,上午投喂1/3,下午投喂2/3;南美白對蝦每天投喂3次,投喂時間分別為早上7時、傍晚7時和夜間11時,投喂量分別為全天投喂量的20%、60%、20%,以每次投喂1-2小時吃完為宜,遇雷陣雨應減少投喂1次。

    六、防止浮頭泛塘。注意收聽氣象預報,及時掌握天氣變化,做到“四勤”:一是勤注新鮮水;二是勤開增氧機,中午開增氧機1-2小時;三是勤清除池中有害雜物;四是勤巡塘,發現浮頭征兆及時采取增氧措施。

    七、做好病害防治。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發病后必須針對性地進行防治。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707 second(s), 208 queries, Memory 1.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