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春防魚病注意水質變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14
    核心提示:春季正是魚病流行季節,加強防病意識勢在必行。以下五項技術措施至關重要。
           春季正是魚病流行季節,加強防病意識勢在必行。以下五項技術措施至關重要。

    1、重視水質管理。防止春季疾病發生,培育良好的水質至關重要。①池塘徹底消毒。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或者每立方米水用20-25克漂白粉殺除病原微生物。②嚴格控制水源,防止污水流入池塘,必要時對水質進行氨氯、陽值的測定,以便及時調節。③注意觀察天氣、水色的變化以及魚的活動情況,經常加注新水。開增氧機,保證水質清新,溶氧充足。④使用微生態制劑,調整微生態平衡,常用的有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硫化細菌、EM等。

    2、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在決定放養密度時,歷年的放養和養成結果是重要的依據,一般來說,魚類生長良好,餌料系數不高于一般水平,浮頭次數不太多,魚的體質較好,各種魚均能達到食用魚標準或養成目標,說明放養密度適宜。

    3、合理施肥。基肥最好采用有機肥,施用時間宜早,約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有機肥在施用前,最好先把肥料封閉發酵、腐熟以后再施入魚池,這樣既不會污染水質,又能較快地被水體生物吸收利用。春末停止施有機肥,改施無機肥,作追肥使用,施肥時注意肥料的性質,采取量少次多的施肥方法,使水質達到“肥、活、嫩、爽”,透明度一般在25-35厘米為宜。

    4、強化優質飼喂。優質的餌料是實現健康養殖的物質基礎,具體做到:①杜絕霉爛、變質的飼料原料。②使用飼料添加劑時要注意激素的用量,控制在安全濃度范圍之內。③在加工、運輸、儲存的過程中防止餌料變質,一旦變質切勿將其投入池塘,損害魚體健康。④制定科學的投餌計劃,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

    5、提高防病意識。春季是疾病的流行季節,加強防病意識勢在必行。具體措施有:①嚴格消毒,控制池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切斷外來病原微生物進入水體的途徑,消毒可選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食鹽等化學藥品,也可配合沸石粉等物理方法。②應堅持每天早晚2次的巡塘,仔細觀察魚進食及活動情況,發現異常及早采取措施。③定期投喂藥餌。如用大蒜素、中草藥、抗生素等拌飼料投喂,以增強其抗病能力。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魚病 注意 水質 變化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