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魚類發病兩大高峰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14
    核心提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春夏之交,氣溫、水溫逐漸上升,一般平均氣溫高于水溫。這段時間魚類新陳代謝加快,生長日趨旺盛,同時也是水中各種病原生物繁殖的時機,是全年魚病暴發的第一個高峰季節,應事先做好預防工作,主要預防艾美蟲病、車輪蟲病、豎鱗病、爛鰓病、腸炎病、指環蟲病等。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春夏之交,氣溫、水溫逐漸上升,一般平均氣溫高于水溫。這段時間魚類新陳代謝加快,生長日趨旺盛,同時也是水中各種病原生物繁殖的時機,是全年魚病暴發的第一個高峰季節,應事先做好預防工作,主要預防艾美蟲病、車輪蟲病、豎鱗病、爛鰓病、腸炎病、指環蟲病等。

    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氣溫、水溫逐漸下降,一般平均氣溫低于水溫,魚類新陳代謝緩慢,生長日趨減弱,由于氣溫、水溫適宜,也是不少病原體繁衍的高峰,因而這時是魚病發病的第二個高峰季節。特別小青魚和草魚在此時最容易發病,應及時注意均勻投食和吃食衛生。藥物預防主要針對草魚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鰓隱鞭蟲病等。

    以上兩大發病高峰期,前期以2齡魚種發病為主;后期以當年夏花草魚發病為主。

    魚類發病都有一定的季節性和規律性,4-5月、8-9月是一年中氣候兩次變更的季節。魚類對環境變化必須進行生理性調節,以適應春暖冬寒的自然變化,這兩個時期是魚類生理上的薄弱環節,對外抵抗能力較差。加上這兩個時期氣溫、水溫比較適中,病原生物容易繁衍。一旦病原生物侵襲,就容易引發魚病。因此這兩個關鍵時期更要認真做好魚病綜合預防工作,以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魚類 發病 兩大 高峰期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9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