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秋冬季引龜苗的好處與成功關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24
    核心提示:因為龜苗從一個環境進入另外新的環境有一段適應過程,其周期為1—2個月,龜常在新環境下,怕驚,捕食能力下降。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才慢慢適應,再說龜是變溫性動物,進入秋冬季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龜也逐漸生長緩慢。
    一、秋冬季引龜苗的好處  

    因為龜苗從一個環境進入另外新的環境有一段適應過程,其周期為1—2個月,龜常在新環境下,怕驚,捕食能力下降。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才慢慢適應,再說龜是變溫性動物,進入秋冬季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龜也逐漸生長緩慢。秋冬引種的好處就在于抓住此時龜生長緩慢的時機,即引種苗,讓它進入新環境適應,開春后,氣溫上升,龜立即進入生長狀態,不需要再適應新環境,一般情況下,秋冬引進的龜苗比春季引進的龜苗提前1—2個月進入生長期。 
    二、成功關鍵 

    1、品種質量 選擇品種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我國現有淡水龜類25種。引種前需對龜類市場作一番調查,確認哪一類型龜能獲利,再根據自身條件適當引種。引進種苗時應到信譽好、售后服務好的養殖場或相關專業單位。近年來,由于養殖滑坡,部分鱉場轉向養龜,就全國而言,大部分養龜場只養烏龜等少數幾種龜類,淡水龜類中的多數種類目前尚未開展人工養殖。龜苗分為稚龜、幼龜,建議引種戶以飼養幼魚為200克左右為宜,當年投入即收效。挑選龜苗可以從精神狀態、外形等方面觀察,外型無傷,爪齊全,反應靈敏的龜視為健康。 

           2、養殖方式 選擇養殖方式根據自身條件而定,最好因地制宜。 

    (1)溫室飼養:建飼養池,引進龜苗,將水溫控制在25℃左右(龜的適宜生長溫度),在短期內將龜飼養成商品龜。特點是:生長周期短,見效快,但投入較大,一般情況下,市場不易接受加溫生長的龜,價格比普通養殖稍低,所以不宜提倡。但采用此法,可用于種龜繁殖,對稚龜生長還是有益的。

    (2)魚龜混養:利用現有的池塘,稍加改造,依據動物間生活習性的差異形成新的食物鏈,在池塘中套養魚、龜。其特點:充分利用池塘,提高投餌效率,成本低,不受季節限制,風險較小。

    (3)稻田飼養:把稻田稍加改造,開挖成“田”字型溝,實行“半生態養殖”,其特點是:資源優勢強,漁業、農業互補,值得提倡。 

           3、飼養技術 

    (1)投放密度,直接影響龜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飼養密度高,制約龜生長,易引起龜發病;反之則生長適宜,發病率低。一般說來,幼龜(250克以下)每平方米放養不超過10只。 

    (2)飼料。龜的生長速度、體質、抵抗能力,餌料起著主導作用。如投喂缺乏某些營養的飼料,往往會導致龜的營養不良而引起疾病。因為,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營養成分和數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3)水溫,龜是變溫動物,大多數龜生長適宜溫度為25℃—30℃。  

    (4)疾病防治。龜患病僅以外表癥狀難以發現,一旦發現龜停食反應遲鈍,四肢無力等癥狀時,其病情已重。所以,必須以預防為主的原則。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049 second(s), 363 queries, Memory 1.8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