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秋季河蟹易發病 了解原因早預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24
    核心提示:發病特點:⑴流行季節長。其中以秋季發病率高。⑵幼蟹和成蟹均能感染病菌而發病死亡,其中投放上年扣蟹在夏季死亡率高,成蟹在秋季死亡率高。⑶發病水域廣。池塘發病率最高。
          發病特點:⑴流行季節長。其中以秋季發病率高。⑵幼蟹和成蟹均能感染病菌而發病死亡,其中投放上年扣蟹在夏季死亡率高,成蟹在秋季死亡率高。⑶發病水域廣。池塘發病率最高。

     

    主要病癥:蟹病主要有顫抖病、纖毛蟲病,脫殼不遂癥等。

    發病原因:

    1、近年來河蟹發展迅速,放養密度和養殖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蟹病防治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蟹池不清整、蟹種不消毒,所投餌料腐爛,霉變等。

    2、水質老化。許多蟹池是過去的養魚池,面積小,淤泥深,細菌多。生長季節水質調節不及時,透明度低。

    3、飼養單一。河蟹屬甲殼類動物,長期人工投喂單一飼料,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河蟹脫殼生長的營養需求。

    4、生態條件差。因缺少必要的隱蔽物,河蟹脫殼過程中易受到同類和敵害生物的襲擊,而損傷蟹體感染病菌易導致死亡。

    5、蟹種消毒工作重視不夠。隨著養殖面積擴大,地區間引種增多,不對蟹種進行消毒,導致病菌互相傳染,蟹病暴發。

    6、病死蟹亂丟亂棄,不及時深埋處理,導致病菌交叉感染。

    預防措施:

    ⑴每年要徹底清塘,消除過多的淤泥,常年保持水質清新。⑵放養密度要適當,并適量套養花白鰱和銀鯽。⑶投放人工餌料要新鮮適口,營養要全面,動植性餌料搭配要合理,并經常添加含鈣、鐵等元素的物質,同時嚴格執行"四看四定"的投餌原則。⑷幼蟹放養時,用15ppm福爾馬林溶液浸洗15分鐘,消毒殺菌。⑸生長季節,每15天潑灑一次生石灰,使池水呈20ppm,以增加水體鈣質,提高池水pH值。⑹發現病死蟹,要及時深埋處理。⑺堅持自育繁種,培育出健康蟹種,提高蟹種抗病能力。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76 second(s), 171 queries, Memory 1.3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