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酷暑天氣淡水魚肝膽病綜合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9
    核心提示: 6~8月是廣東地區的高溫酷暑天氣,同時也是魚類攝食量增加,病害暴發頻繁的季節。近期,佛山地區的水溫隨氣溫而上升,淡水魚的排泄量增加。
          6~8月是廣東地區的高溫酷暑天氣,同時也是魚類攝食量增加,病害暴發頻繁的季節。近期,佛山地區的水溫隨氣溫而上升,淡水魚的排泄量增加。據監測,部分養殖池塘的氨氮、亞硝酸鹽濃度上升較快,導致魚塘水質穩定性差,水質變化快,魚類容易應激死亡。據芳草藥業的技術員反映,近期南海、順德等地的草魚、鯽魚等淡水魚類肝膽病發病比較嚴重。防治不及時的池塘出現死魚現象。對此,筆者結合相關人士的觀點,介紹了淡水魚肝膽病的防治方法供參考。

    芳草藥業的技術員告訴筆者,肝膽病是營養病、環境病。發生肝膽病的病魚出現肝膽腫大,肝發白或花斑肝,膽囊腫大、變黑,在陽光下觀察時,看到有一層金色或銀色的膜狀物。

    此病在酷暑天氣最易發生,發病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首先是魚類氨中毒,夏天隨著魚類攝食量和排泄量的增多,水體環境易惡化,氨氮含量過多時易引起魚類中毒,肝膽負擔過重而發病,出現體表紅腫、出血、肛門紅腫,有腹水等癥狀;其次是飼料使用不當引起肝膽病,如投喂蛋白含量過高、營養不平衡或變質的質量都易引起肝膽病;還有一個原因是進行魚鴨混養等立體養殖、亂用藥物等不規范化操作時,多種有害有毒物質對魚類肝臟造成損壞。此病常與出血病、爛鰓病并發,魚越大,吃食量越多的魚,發病更嚴重,死亡也越多。

    針對發病原因,技術人員建議采取以下方法進行防治:

    1、堅持定期調水

    調水時,要選用價格適中、療效較好,無副作用的中草藥或微生物制劑進行調節,并在中午氣溫太高時開增氧機曝氣,增加水中溶氧。同時要定期排除部分底層老水,灌注新水并確保水體溶氧,以利病魚及時得以康復。

    2、降低飼料中的蛋白含量

    選用營養全面、品質優良、適合所養魚類的飼料,科學投喂,切忌過量投喂;防止蛋白質變質和脂肪氧化,防止飼料受潮發霉變質。如果條件允許,可換用維生素含量充足的新飼料。

    3、內服藥餌

    在治療肝病時要盡量弄清病原,治病求本,標本兼治。既要對癥治療,又要消除病因。治療原則是解毒、補肝、強肝、疏理、消腫,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膽功能恢復正常;治療時以內服為主,外消與內服結合,選用具有解毒護肝、疏肝理氣、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中藥藥防治肝病。喂藥餌前一天停喂一天,藥餌一天投喂一次,在每天上午水溫不太高時投喂。如果遇到病魚不吃食的情況時,可在藥餌中拌入誘食劑。

    總之,應根據不同病因、癥狀及病理變化,選擇采取治療措施。能夠聯合使用時,實行綜合治理,其療效將更為顯著。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03 second(s), 87 queries, Memory 1.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