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嚴防夏季魚病危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8
    核心提示:魚類病害的發生多與水溫、氣溫、攝食量息息相關。夏季是魚類生長的關鍵季節,隨著氣溫、水溫的持續升高,大多魚類的食欲明顯增強,攝食量增大,進入成長旺期,同時這個時期也是病害暴發和流行的危險季節,稍有不慎,就會帶來不同程度的魚病危害。
         魚類病害的發生多與水溫、氣溫、攝食量息息相關。夏季是魚類生長的關鍵季節,隨著氣溫、水溫的持續升高,大多魚類的食欲明顯增強,攝食量增大,進入成長旺期,同時這個時期也是病害暴發和流行的危險季節,稍有不慎,就會帶來不同程度的魚病危害。如何嚴防夏季魚病的發生至關重要。

    一、及時調節水質。在夏季持續高溫情況下,水域下層常處于缺氧狀態,缺氧分解的各種有害物質大量產生,亞硝酸或氨氮含量高,非常容易暴發各種魚病。在高溫季節,應及時將池水加至最高水位,并及時注入新水。增氧機要堅持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等原則。

    二、適量投餌。夏季氣溫高,正是魚類攝食多生長旺盛時期,投飼量也大,這樣就會造成池塘中有殘餌,從而會使水質惡化,加劇病原菌大量繁殖,引發多種魚病。因此,夏季投喂以八成飽為好,每次投喂的時間掌握在20分鐘左右。具體的投飼量應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和魚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

    三、防治結合。俗話說治病不如防病,魚類一旦得了病,治療起來就會很慢,而且耽誤生長,所以在養殖生產過程中要以防為主。

    四、看水色施肥。夏季施肥的數量和次數,應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具體根據水色掌握,施肥后水的透明度達20厘米~30厘米為宜。在保持池水“肥、爽、活”的基礎上,魚池以施生物制劑為主,每10天1次,具體施肥量應根據池水水質情況及天氣情況而定。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嚴防 夏季 魚病 危害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610 second(s), 411 queries, Memory 1.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