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魚、蟹混養管理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8
    核心提示:為了有利于河蟹棲息、蛻殼生長,蟹種放養前,池塘中要種植黃草、節節草和面條草等水草,使其覆蓋面積達70%,并投入鮮活螺螄,每畝投放量在250-300公斤。
     一、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為了有利于河蟹棲息、蛻殼生長,蟹種放養前,池塘中要種植黃草、節節草和面條草等水草,使其覆蓋面積達70%,并投入鮮活螺螄,每畝投放量在250-300公斤。養殖期間,定期潑澆生石灰,一般每月2次,15公斤/畝。保持水體微堿性,既能殺菌消毒,還能起到補充水體鈣含量的作用。日常,根據具體情況做到勤注勤換水,前期水位不低于80厘米,以防凍害;高溫季節,水位控制在1-1.2米。換水時先排后灌,排掉1/3再注入新鮮水。

    二、合理放養

    選購蟹種要堅持做到"五不要",即雜苗不要,受傷苗不要、僵苗不要、病苗不要、肢體殘缺苗不要,以降低發病率、提高回捕率。放養密度一般為:100-200只/公斤的蟹種,畝放量800只左右,放養時間在1月底或2月初,以防水溫上升后,蟹種進入蛻殼期,捕撈、運輸操作過程中造成傷亡。5月份每畝套放鱖魚夏花10-20尾,5月底6月初放抱卵蝦,每畝1.5公斤左右,以充分利用水體資源。

    三、科學投餌

    堅持"前后精、中間青、葷素搭配"的原則,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餌。一般放養初期,以新鮮小魚和顆粒料為主,6-7月份以玉米為主,高溫季節以玉米、水草、小麥為主,養殖后期以小魚、玉米、顆粒料為主。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8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