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青蝦苗種自繁自育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0
    核心提示:自繁青蝦苗種一般每畝可培育2厘米左右苗種300萬-400萬尾,養殖戶可以根據需求量確定面積,選擇1-3畝池塘若干,要求池塘淤泥15厘米以下,池深1.5米,池塘供排水系統完善,水源條件較好,水質無污染。
     一、池塘條件

     

    自繁青蝦苗種一般每畝可培育2厘米左右苗種300萬-400萬尾,養殖戶可以根據需求量確定面積,選擇1-3畝池塘若干,要求池塘淤泥15厘米以下,池深1.5米,池塘供排水系統完善,水源條件較好,水質無污染。

    二、準備工作

    1.清塘徹底。繁殖工作一般在5月底進行,因此4月底5月初要對池塘進行消毒。將池水排至10-20厘米,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每畝用量150-200千克,要求潑灑均勻。

    2.栽種水草。清塘7-10天后開始移栽水草以輪葉黑藻最好,該草易成活,生長較快,形成匍匐枝便于孵出的仔蝦棲息。為使水草能較快形成群體,可以少量施有機肥。待水草成群后可以投放抱卵蝦。

    3.投放前消毒殺蟲。投放抱卵蝦前要視池中的情況進行殺蟲處理,投放前4-5天施用魚蟲殺星等對蝦類刺激性小的殺蟲藥物以殺滅水中的大型枝角類、水蜘蛛等水生昆蟲,同時將池水加至50-60厘米。

    三、投放抱卵蝦

    待池水藥性消失后,投放抱卵蝦,每畝投放8-10千克,要求選擇外蕩或湖泊中種質較好的抱卵蝦。為便于觀察受精卵發育情況,可以在池塘一角設1-2米2的網箱3-4個,每只網箱投放抱卵蝦50只左右,每天觀察受精卵的顏色變化,當受精卵變成紫色并出現眼點時,應在池塘四角堆施熟化的有機肥,以雞鴨牛糞為好,培養池塘中的適口餌料,以便破膜的蚤狀幼體獲得開口餌料。

    抱卵蝦在池期間應每天投喂1-2千克切碎的小雜魚。

    四、日常管理

    1.投喂。待抱卵蝦受精卵出膜后,向池塘中投喂黃豆漿,開始每畝每天投l千克黃豆磨成的豆漿,視池塘水色情況和天氣而酌情加減。

    2.管理。在幼蝦培育期間,每星期要施一次EM原露及光合細菌等益生菌,改良水質和補充適口餌料。每10天施用一次生石灰,以調節水質和補充鈣源,用量為每畝1米水深15千克,使池水pH值在7-8之間。

    3.每天對水質進行監測。對溶氧、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進行逐日測定,根據測定情況進行處理。

    4.適時加注新水。在進行青蝦繁殖時,要切實把好進排水關。進排水口要采用60目紗絹過濾,杜絕野雜魚或魚卵以及其他水生動物流入池中。蝦苗培育期間,每4-5天加注一次新水,注水量10-15厘米。

    5.待幼苗長至l厘米左右,可改投人工配合的粉料,主要成分為麥麩、魚粉、次粉等。在培育期間要注意池塘水草的生長情況,如過密應予以剔除,以免爭奪養分。

    五、捕撈與運輸

    一般從抱卵蝦投放后經30-40天的培育,幼蝦可長至2厘米左右,此時可以考慮作為商品蝦養殖的苗種。拉網用夏花網即可,在捕撈前應將池中水草剔除以便拉網操作。如短距離運輸可用活魚桶充氧運輸,每桶視運輸距離長短,2小時內可裝30萬-40萬尾,運輸時在容器中可適當鋪設一些水草,可以提高運輸的成活率。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27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