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黃鱔泥鰍養殖的秋冬管理技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26
    核心提示:進入秋冬季節,氣溫開始逐步走低。8~9月氣溫降至25~22℃之間,是鱔鰍生長的黃金季節。10~11月氣溫降至13~15℃時,鱔鰍掇食量開始減少直到停食。11~12月氣溫降至8~10℃以下后,鱔鰍進入冬眠期。實踐證明:加強鱔鰍的秋冬飼養管理,利于安全越冬,保證鱔鰍元旦、春節上市,獲取較高利潤。
        進入秋冬季節,氣溫開始逐步走低。8~9月氣溫降至25~22℃之間,是鱔鰍生長的黃金季節。10~11月氣溫降至13~15℃時,鱔鰍掇食量開始減少直到停食。11~12月氣溫降至8~10℃以下后,鱔鰍進入冬眠期。實踐證明:加強鱔鰍的秋冬飼養管理,利于安全越冬,保證鱔鰍元旦、春節上市,獲取較高利潤。

      1、催料長膘

      秋季前期,氣溫在23℃~28℃之間,鱔鰍活動極為活躍、進食量大增,是催肥增膘關鍵時期,盡量投喂營養全面的新鮮餌料。

      2、防寒保暖

      鱔鰍是變溫動物,秋末池水溫度下降時,其體溫也隨之下降,生長逐漸減緩甚至停止。人工防寒保暖可相對延長它們的生長期,即在養殖池上面用透明塑料薄膜搭設人工保暖棚,既可保證正常光照,又能有效減緩熱量散失,可延長1個月左右生長期。

      3、安全越冬

      每年11~12月,鱔鰍即停食進入休眠期。對當年達不到上市規格或準備囤留至春節期間價高時上市的鱔鰍,都涉及到安全越冬。一是干池越冬:在鱔鰍停食后,將池水放干,待鱔鰍鉆入池底泥土中,上面覆蓋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農作物秸稈等,保持底泥濕潤。覆蓋物不要堆積過密,不能用塑料薄膜覆蓋,以防鱔鰍窒息死亡。二是深水越冬:進入越冬期前,將池水升高到1米左右,讓其鉆入水下泥中冬眠。

      4、適時誘捕

      將較厚的新草,最好是當年收割的稻草或草包以5%生石灰水浸泡一晝夜消毒,然后用新鮮清水沖洗干凈,晾置2天備用;將草墊一一鋪入底泥表層,撒上厚5厘米消過毒的稻草或麥秸草,再鋪上第2層草墊,然后再在2層草墊上撒上10厘米厚的干稻草;當水溫降至13℃以下時,逐步將池水放至6~10厘米深。當溫度降至10℃以下時,再徹底放干池水,此時由于稻草層的“逆溫層效應”作用,其溫度高于泥層,可有效地將鱔鰍引入草下和2層草墊之間。收取鱔鰍時,不要一次性揭去稻草,收取多少揭去多少。先將一塑料薄膜鋪于旁邊,揭去干草,揭草時,如稻草中藏有鱔鰍較多,可將濕草連同草墊一起移至塑料薄膜上進行清理,同時將泥面的鱔鰍用小抄網撈起。此法可長時間保證鱔鰍群居泥草之間和草墊之間而不逃掉。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177 second(s), 267 queries, Memory 1.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