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烏龜養殖新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7-26
    核心提示:采取田螺、蚯蚓與烏龜同池養殖,不但解決了烏龜的飼料問題,降低了成本,節約大量人工喂料的勞力,而且使烏龜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中自由采食,生長快,烏龜特有的風味又得以保持。
        采取田螺、蚯蚓與烏龜同池養殖,不但解決了烏龜的飼料問題,降低了成本,節約大量人工喂料的勞力,而且使烏龜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中自由采食,生長快,烏龜特有的風味又得以保持。

      方法:在養殖池內創造一個有利于烏龜、田螺越冬和棲息的條件,一般是地底鋪一層30厘米厚的淤泥,地面養些藻類、浮萍等。池邊四周應種水浮蓮,以利于烏龜和田螺食用和遮陽。對水質的要求,烏龜和田螺基本相似,水質以淡綠色、透明度30厘米以上為宜,若透明度低,應及時換水。養殖池的進、出水口要比常規養魚池建低些,以方便換水。進、出水口必須用鐵絲網或塑料網攔住,以防龜、螺逃跑。

      田螺繁殖能力較強,一般一只田螺年平均繁殖幼螺120~150只,10只田螺產子可供一只烏龜自由采食用。田螺種可在野外捕捉放養,在每平方米池中,放養5只成龜的情況下,田螺放養量以每平方米20只 (母螺17只)為好,再加40%左右的其他飼料。其中養殖蚯蚓就是補充飼料的一個好辦法。蚯蚓和烏龜的適宜溫度相同,有利于烏龜和蚯蚓同步養殖。養殖蚯蚓可用箱、桶、盆、盤、淺池及地面堆料等。地面堆料是在養殖池邊的灘地上,平鋪10厘米厚經充分發酵腐熟的牛糞或雞糞。以每平方米投入4000條種蚯蚓,每15~20天加料一次,飼料是腐熟的牛、豬、雞糞,作物秸稈、樹葉、雜草以及適量的爛瓜果、香蕉皮,水果皮、菜葉等,蚯蚓4~6個月的繁殖量是自身的10倍,養1平方米蚯蚓能解決1平方米水池5只龜的飼料。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烏龜 養殖 新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4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