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螃蟹水庫圍攔養殖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6-17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運送前,將蟹苗箱體及捕撈工具洗凈消毒曝曬后,使其吃透清潔水分,在箱底鋪一層洗凈浸濕的新鮮水草,將蟹苗撒在箱中。每箱裝蟹苗1千克,箱體加蓋,上鋪濕草包。運送途中,在防止直接吹風的前提下,保持通風換氣,并及時均勻噴些水霧,盡可能避免陽光直射、高溫和防止蟹箱震動顛簸,方可確保蟹苗成活率達 95%以上
    1.蟹苗運輸 

      運送前,將蟹苗箱體及捕撈工具洗凈消毒曝曬后,使其吃透清潔水分,在箱底鋪一層洗凈浸濕的新鮮水草,將蟹苗撒在箱中。每箱裝蟹苗1千克,箱體加蓋,上鋪濕草包。運送途中,在防止直接吹風的前提下,保持通風換氣,并及時均勻噴些水霧,盡可能避免陽光直射、高溫和防止蟹箱震動顛簸,方可確保蟹苗成活率達  95%以上。

      2.蟹苗暫養

      水產蟹苗運達后,按密度放養1萬只/平方米網箱暫養。暫養期主要餌料為紅蟲和水蚯蚓,輔以魚糜、人工混合飼料和植物性餌料。每天投喂2~3次,日投餌量為幼蟹總體重的20%~30%。白天投喂餌料總量的30%,夜晚投喂其余的70%。幼蟹暫養期20天左右,蛻殼2~3次。

      3.大庫放養

      蟹苗經網箱暫養適應新水體后,選擇背甲青灰、腹部乳白、體質健壯、附肢完整、殼硬無損傷、活動敏捷和反應靈敏的幼蟹投放網攔區。放養密度為扣蟹  1500~2200只/公頃,豆蟹15萬~20萬只/公頃。大庫放養以天然餌料為主,輔以大小適合、不易溶水的人工合成餌料,全生長期餌料比為動物性(精料)45%,糠、餅(粗料)30%,水草(青料)25%。具體投飼安排,前期投精、粗、青料比例為30:40:30,后期投精、粗、青料比例65: 20: 15。一般晴天多喂,陰雨天少喂。

      4.成蟹管理

      攔網要有足夠的密度,做到攔網穩固,沒有空檔,同時要經常檢查網具,防止網具破損,河蟹外逃。

      5.成蟹捕撈

      河蟹捕撈期為8月底至11月初,捕撈工具主要為地籠和網箱籪。網箱籪由攔網、八字網、身網和小網箱組成,一般長40~60米、寬20~30米。攔網高出水面,八字網與身網首部高相當,約1米。身網由首部向內逐漸減小,與小網箱銜接約0.5米×0.5米。小網箱一般長2~3米,整個網箱籪均用毛竹固定,每天起網1~2次。地籠是一種隨放隨收網具,大地籠長40~50米,用直徑6.5毫米鋼筋扎成40厘米×50厘米、間距1~1.2米的網架,再用聚乙烯網片扎成箱籠,在一格箱籠中設1個八字網洞,允許河蟹進但不能出。小地籠長10米,用直徑4.5毫米鋼筋扎成25厘米×30厘米、間距0.8米的網架,然后網片扎成箱籠,每天放收。捕獲達規格成蟹取出暫養,幼蟹重新投放網攔區養殖。

      6.成蟹暫養

      要錯開成蟹大量起捕、市場價格相對較低的時間,對捕捉的河蟹進行分級分類不同處理,將健壯蟹與傷殘,不同規格的雌、雄蟹分開催肥增重。短期采用干法暫養,選擇通風、保溫的房間,砌筑高2米、面積3平方米的光滑水泥池,池底鋪適量水草,放入成蟹,每天灑水2~3次,投喂少量魚蝦。長期暫養則應利用暫養池,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每天換水1次,定期投放食物,促其增肥長重。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023 second(s), 219 queries, Memory 1.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