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大水面養魚的寄生蟲病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1-17
    核心提示:又到水綠魚肥時節。這是寄生蟲病和魚類暴發性出血病的高發病季節,治療魚病,由于水面大,費用高,防治難度相應提高。 一、寄生蟲類型 1.中華魚蚤?2∮愫粑??眩?乖瓴話玻??橡ひ涸齠啵??磕┒朔?住V謝?閽櫬瞥嬗么蠊徹吃謨愕娜?希?罅考納?保??顯黨ち誦磯


        又到水綠魚肥時節。這是寄生蟲病和魚類暴發性出血病的高發病季節,治療魚病,由于水面大,費用高,防治難度相應提高。

        一、寄生蟲類型

        1.中華魚蚤病。病魚呼吸困難,焦躁不安,鰓上黏液增多,鰓絲末端發白。中華魚蚤雌蟲用大鉤鉤在魚的鰓上,大量寄生時,鰓上緣長了許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鰓蛆病。大中華魚蚤僅寄生于草魚、督魚和赤眼鱒。病魚在水面打轉或狂游,尾鰭露出水面,故又稱尾巴病,病魚身體消瘦,生長受阻乃至死亡。中華魚蚤分布廣,北起黑龍江,南到廣東均可見其蹤跡,流行時間長,4月~10月為流行季節,6月~9月為流行高峰。

        2.指環蟲病。病魚鰓絲黏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蒼白色,呼吸困難,鰓部顯著浮腫,肉眼不易看到蟲體,在顯微鏡下取新鮮鰓絲可見活蟲勾在鰓絲上做螞蟥式運動。蟲體破壞魚的鰓組織,致魚死亡。這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全國各地均有發現。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多危害鰱鳙魚和草魚種。

        3.錨頭魚蚤病。該蟲可寄生于魚的全身,蟲體前半部鉆入寄主組織內,后半部露在外面,嚴重感染時,魚體好似披著蓑衣,故有“蓑衣病”之稱。花白鰱感染此病時,引起皮膚組織紅腫發炎,形成石榴樣的紅玨。草魚、鯉魚等感染此病時,常有鱗片被“蛀”成缺口。病魚呈不安狀態,食欲減退。全國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二、預防方法

        1.環境。冬捕后或春季雨季到來之前用生石灰消毒,用量25克~40克/立方來,這時用藥少,可節約投資。

        2.后用常規殺蟲藥殺蟲一次,90%晶體敵百蟲0.7克/立方米或新型殺蟲劑,用量按說明。

        3.前藥浴消毒:用20克/立方米的高錳酸鉀浸洗15分鐘~20分鐘或晶體敵百蟲500克/立方米浸洗15分鐘。

        4.放養。密度過大或搭配不合理都會使魚的活動空間相對減少,魚類過多分泌腎上腺激素,體力下降,從而增加感染和傳播的機會。

        5.管理,謹慎操作,避免過多的應激反應,提高魚自身的抵抗能力。

        三、治療方法

        1.0%晶體敵百蟲0.7克/立方米全庫遍灑。2.00克敵百蟲拌入30公斤的麩皮或配合飼料中,連喂4天。

        四、注意事項

        1.增強防病意識。大水面養殖投資大,一旦發病損失也大,因此應立足于預防。預防是一種積極的治療。魚類發病到出現死亡時往往大部分魚已染病,治療只能挽回病情較輕者。

        2.搞好病因分析。①魚種末檢疫,外來魚種帶來病原。②放養密過大或搭配不合理。③水源污染,如底泥未清淤或畜禽糞便未發酵消毒直接入水中。

        3.為預防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在殺蟲后應立即消毒殺菌,用生石灰水35克/立方米潑灑或其他消毒藥物,也可以直接用菌蟲雙殺藥物。

        4.用藥時,應考慮水域魚病史和用藥史,如上年已用過某種殺蟲劑,今年最好換藥。

        5.準確丈量,科學用藥。為保證療效,考慮到藥物的散失和環境因子的影響,理論用藥量最好再擴大20%。

        6.對較大水體用藥困難時,可采用下法誘食集中投喂藥餌。用炒香的麩皮、米糠添加桂皮等香料拌食投喂,吸引魚至幾個固定食區,這樣便于局部消毒或投喂藥餌。此法喂藥餌適用于預防和病情輕微時的治療。

     

     
    分享:
    關鍵詞: 養魚 寄生蟲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40 second(s), 123 queries, Memory 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