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長牡蠣的五種養殖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9-20
    核心提示:一、長牡蠣的插竹養成法 適用于浪平靜、流速緩慢、鹽度高、軟泥或泥沙底質的內灣。用此采到的蠣苗就地養殖。養殖成時,需將蠣竹稀疏,以利牡蠣生長。當年春季固著的蠣苗到年底即可收獲。秋季固著的蠣苗要延至次年冬季才能收獲。 二、長牡蠣的垂下養成法 1.筏式養殖:

        一、長牡蠣的插竹養成法

        適用于浪平靜、流速緩慢、鹽度高、軟泥或泥沙底質的內灣。用此采到的蠣苗就地養殖。養殖成時,需將蠣竹稀疏,以利牡蠣生長。當年春季固著的蠣苗到年底即可收獲。秋季固著的蠣苗要延至次年冬季才能收獲。

        二、長牡蠣的垂下養成法

        1.筏式養殖:

        此適用于干潮時水深4米以上、風浪平靜的內灣,的結構大小因地而異,沒有統一規格。可通常用圓和毛竹扎成,有5×10米的,也有10×10米的,每臺筏用6~9個浮桶或其它浮子作浮力,并以錨固海底,將采苗的附著器懸掛在筏子上進行養成。

        2.延繩式養殖:

        此式有較大的抗風能力,適用于外海養殖,基本構造是用兩條直徑2厘米,長70~75米的綆繩并列,兩端各以錨固定,綆繩上按等距離連結12個聚乙烯浮子,將采苗的附著器,懸吊在綆繩養殖。

        3.柵架式養殖:

        此法適用于灘涂坡度較小,干潮時水深2~3米,底質為泥或沙泥、風浪平靜的海區。在海底樹立木樁或水泥樁,上面用竹竿架設成柵架,將采苗器掛在柵架上養殖。

        在養成期間,必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如:移石、防洪、越冬、清除敵害、育肥和整修浮筏等各項工作。

        三、長牡蠣的立石養成法

        用此方法所采到的蠣苗就地繼續養成,若蠣苗固著過密,要適當稀疏。豎立在海區的石柱,一般不移動位置,作為永久性的養殖器材置于海區。收獲時將牡蠣從石柱上鏟下來,運回岸上開殼肅肉。

        四、長牡蠣的橋式養成法

        用此法采到的蠣,經過1個月的培養,個體增大,此時需將石板重新疏排整理,以免影響生長。疏排時,將6~7塊石板組成一組,組間用石條連成一長列,組間距50~60厘米,列間距1~2米,經過一段時間養殖后,將蠣石的陰面與陽面互換,使兩面牡蠣生長均勻,到年底即可收獲。

        五、長牡蠣的投石養成法

        此法適用于底質較硬的潮間帶和潮下帶,選用拳石或較大的石塊作附著基。

        1.滿天星式:將蠣石均勻地分散在養成場地,每畝投蠣石3000~5000塊。此適用于深水區。

        2.梅花式:以5~6塊蠣石堆成一堆,呈梅花形,每堆間距30~50厘米,在養成場分散養成。

        3.行列式:蠣石成行排列在養成場里養殖,每行的寬度約30~60厘米,行的長度與蠣田的幅寬相等,行距為50~100厘米。
     
    分享:
    關鍵詞: 長牡蠣 養殖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8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