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河蟹“懶”病的防范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04
    核心提示:在池塘人工養殖河蟹中,那些個體?⑸?ぢ??踔鐐3さ男『有罰?て諂芫佑詼囪ɑ蚰嗤料攏?戀貿隼椿疃?懊偈常?鲆閱嗤林杏謝?世次?稚???蚨?賈掠??現夭渙跡?苯佑跋旌有凡?俊<跎俸有防斂〉姆⑸??諮?徹?討杏Σ扇∫韻麓朧??一、營造適宜河蟹生長的池塘環


        在池塘人工養殖河蟹中,那些個體小、生長慢,甚至停長的小河蟹,長期棲居于洞穴或泥土下,懶得出來活動及覓食,僅以泥土中有機質來維持生命,因而導致營養嚴重不良,直接影響河蟹產量。減少河蟹“懶”病的發生,在養殖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營造適宜河蟹生長的池塘環境  

        (1)池塘的岸邊要夯實壓平,尤其是新建的池塘,以防仔蟹潛伏于大土塊下面的濕潤環境中。 

        (2)池塘底要平坦,四周池壁坡度應在1:3左右,以免太陡使蟹打洞穴居,造成“懶蟹”。 

        (3)在池塘中移植水草,如輪葉黑藻、水花生等,塘埂及池壁坡水位線以上部分移植象草,以供河蟹隱蔽及遮蔭。 

        (4)在池中央建“蟹島”,即土墩。蟹島具有坡度并高出水面30厘米-50厘米,占蟹池總面積的1/5左右,供河蟹在其水位線上、下打洞穴居。島上種有水草和青綠飼料。蟹島是河蟹活動、攝食擊蛻殼的主要場所之一,如果蟹池較大,可設置幾個蟹島。 

        (5)建造人工蟹洞。在蟹池底堆壘磚、瓦、竹筒等物,建成人工蟹洞,以供河蟹隱蔽穴居。 

        二、投放體質健壯、活動能力強的幼蟹 

        一般幼蟹的規格在每公斤100只-200只為宜,要求體質健壯、活動能力強。 

        三、保證蟹池水位的相對穩定 

        養殖池水位如果瞬間變動過大,小蟹來不及遷居而就地穴居于洞中,便懶于外出覓食。 

        因此,應保證蟹池水質及水位的相對穩定,一般春、秋兩季每7天-10天換水1次,夏季2天-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2-1/3。 

        四、為河蟹提供充足、適口的餌料 

        餌料不足或投餌不均勻,部分小蟹因難以獲得食物而懶得活動和覓食。因此,餌料要含有經攪碎的魚、蝦、螺肉或適口的配合飼料、青飼料等,這一點尤為重要。以讓蟹苗養成外出覓食的習慣。 

        五、餌料投喂要均勻 

        一般在池塘四周接近水位線的土坡上或淺水處和蟹島寬坦處,設置分布均勻的食臺若干個,以便于河蟹攝食。

     

     
    分享:
    關鍵詞: 河蟹 懶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44 second(s), 39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