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南美白對蝦熒光病及其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23
    核心提示:南美白對蝦熒光病是由哈維氏弧菌感染對蝦幼體及成體,引起蝦體發光的疾病,流行于福建、廣東沿海等地區。 一、癥狀 發病初期,蚤狀幼體活動能力下降,趨光性差,沉伏于底部,或倒臥,或匍匐移動,當水流大時大多隨著水流翻滾,糠蝦及仔蝦彈跳無力,攝食少或不攝食,體


        南美白對蝦熒光病是由哈維氏弧菌感染對蝦幼體及成體,引起蝦體發光的疾病,流行于福建、廣東沿海等地區。

        一、癥狀

        發病初期,蚤狀幼體活動能力下降,趨光性差,沉伏于底部,或倒臥,或匍匐移動,當水流大時大多隨著水流翻滾,糠蝦及仔蝦彈跳無力,攝食少或不攝食,體色蒼白,失去表面鮮艷色彩,尤其是頭部和胸部呈蒼白色,瀕死或死亡的幼體在夜間或黑暗處發出熒光,亮度隨發病的程度及幼體的大小而不同。但發病的早期看不到熒光,當幼體處于瀕死狀態時,即可見發出微弱的熒光,幼體死之后發出的熒光最強,可持續10個~30多個小時,直至尸體分解后才看不到熒光。鏡檢可見體內充滿細菌。

        二、診斷

        根據癥狀及流行狀況進行初步診斷,并用高倍顯微鏡檢查病蝦體內有大量細菌,確診要分離鑒定病原菌。

        三、預防

        (一)育苗用水消毒要嚴格。

        (二)應每半月消毒水體2次:可用0.2ppm~0.5ppm的“百菌凈”,全池潑灑。

        四、治療

        用1.0ppm~1.8ppm“滅清”全池潑灑。發光嚴重時,增潑增效藥:紅藥水0.6ppm,隔1天1次,連續2次,效果明顯。

     
    分享:
    關鍵詞: 對蝦 熒光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852 second(s), 375 queries, Memory 1.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