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初春養殖肉雞預防冷應激的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3-02  來源:中國禽病網
    核心提示: 初春天氣變化多端,肉雞很容易受到冷空氣的襲擊而患病,養殖戶需要做好肉雞冷應激的防護,防止雞群大批量患病。  雞只遇冷往往
     

        初春天氣變化多端,肉雞很容易受到冷空氣的襲擊而患病,養殖戶需要做好肉雞冷應激的防護,防止雞群大批量患病。

      雞只遇冷往往縮成一團,通過分解體內脂肪產生大量熱能抵御寒冷,或者加大采食量來進行自我調節。這樣不僅消耗體質,而且降低飼料轉化率。因此,做好雞舍初春防寒保溫工作是初春飼養管理的頭等大事。具體的是:

      1.增加雞舍保溫隔熱層。

      如果發現雞舍頂棚和北墻有結霜現象,應增加保溫層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氈紙增加隔溫層,堵嚴北窗。也可在主風向距雞舍適當的地方,設擋風屏障以緩解寒風侵襲。雞舍最適宜的產蛋溫度為18~23℃,最理想的溫度為21℃。如果低于13℃,種雞產蛋下降;低于12℃,肉雞生長發育嚴重受阻。氣溫低時,可降低風扇的轉速,減少空氣流通量。

      2.注意通風換氣。

      初春季為了保溫,往往關窗閉門、四處嚴密,造成舍內空氣污濁、濕氣增大、墊料潮濕;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甲烷及糞臭素等倍增;灰塵及微生物等超過雞舍衛生標準。輕者對雞的羽毛生長和腳部不利,重者發生呼吸系統疾病、肉仔雞腹水癥等。因此,初春季雞舍內應保持一定的氣流速度(0.1~0.2/秒),使雞舍內氨氣濃度不超過200毫克/千克,硫化氫不超過10毫克/千克,二氧化碳不超過0.5%,達到雞舍衛生標準要求。

      3.根據氣溫適時調整飼喂量。

       同等狀況的雞群,在不同舍溫下,能量需要量不同。初春,肉種雞每天可采食150~170克飼料,使飼料熱能提高到12.1~12.3兆焦,即可滿足低溫熱能的需要。如果遇寒流,氣溫突降,雞群本身無法一下子調整采食量,會產生很大的應激反應。所以,應隨時注意氣象預報,在寒流來前1~2天給每只雞增加10~20克飼料,持續3~5天,即可使雞只多得到112.86~142.12千焦熱量,以維持體溫和產蛋水平。氣溫每下降3℃,應加料5克左右。寒流過去、氣溫回升后,再恢復原來飼料量。同時要特別注意各種氨基酸的質量和數量。在飼料中增加高能量的飼料比例,適當降低蛋白質含量。

    編輯:foodnews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58 second(s), 106 queries, Memory 1.1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