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近期“重點雞病”的流行特點與防控策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7-19
    核心提示:隨著我國養(yǎng)禽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產業(yè)結構的不斷升級,許多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的養(yǎng)殖企業(yè)不斷增多,但是對傳染病的防控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許多傳染性疾病,甚至是烈性傳染病在某些地區(qū)不斷出現。在一味強調免疫的背景下,微生物變異頻率加快,許多疾病出現新的特點,對此,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策略,通過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來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

        隨著我國養(yǎng)禽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產業(yè)結構的不斷升級,許多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的養(yǎng)殖企業(yè)不斷增多,但是對傳染病的防控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許多傳染性疾病,甚至是烈性傳染病在某些地區(qū)不斷出現。在一味強調免疫的背景下,微生物變異頻率加快,許多疾病出現新的特點,對此,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策略,通過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來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
     
        一 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亞型)
     
        1、流行特點 
     
        (1)發(fā)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5 月份左右,蛋雞在產蛋高峰易感(180~300 日齡),其次是育成蛋雞(20~40日齡),公雞(30~50日齡),肉食雞(20~30日齡)等。
    (2)目前主要注意7.2分支病毒(H5N1亞型,H5N2亞型),2.3.2.分支病毒(H5N1亞型,H5N5亞型),在水禽養(yǎng)殖密集區(qū)域注意 2.3.4.6 分支(H5N1亞型,H5N8亞型)。
     
        2、發(fā)病特點
     
        (1)高產蛋雞:早期大群正常,突然個別雞只死亡,隨后精神不好雞只增加,采食量與產蛋率波動,發(fā)病4~5天,采食下降10%~40%,產量率下降10%~50%不等,死亡增加,發(fā)病10~15天病情緩和,死亡減少,病程2周死亡率2%~10%不等。后期易出現神經癥狀。免疫不好的雞群發(fā)病速度快,采食量變化大,短時間內幾乎絕產,產蛋率變化大,3~4 天產蛋下降 50%~60%,死亡30%~50%,出現神經癥狀。剛開產的蛋雞,表現產蛋率緩慢上升,蛋殼幾乎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但每天出現零星死亡,有的個別籠子出現全部死亡的現象。 
     
        (2)育成蛋雞:精神不好,死亡快,糞便黃綠,每天出現數量不等的死亡,病程長2周以上。
     
        (3)公雞:病雞精神不振,打蔫;發(fā)病集中在一處,慢慢向里擴散,出現整籠死亡的情況。部分病雞腿部鱗片出血。
     
        (4)肉食雞:發(fā)病快速,死亡快速上升,部分病雞腿部鱗片出血。
     
        3、防控策略
     
        (1)選擇有針對性、高效的疫苗進行密集免疫:抗體越高,保護越好。分別 15天、50天、100天,開產前進行針對性免疫,開產后根據季節(jié)選擇免疫的時間,一般間隔2~3個月一次。
     
        (2)定期血清學抗體跟蹤監(jiān)測,特別是針對性毒株檢測才有意義,及時與生產結合并合理分析。
     
        二 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亞型)
     
        1、流行特點
     
        (1)在季節(jié)交替、溫差變化大、空氣干燥的條件下容易發(fā)生感染,目前肉食雞為主(20~35日齡多發(fā)),個別的產蛋雞或種雞零星發(fā)病,(200~300日齡多發(fā)),在肉雞養(yǎng)殖密集區(qū)域或養(yǎng)殖公司,H9N2污染嚴重,發(fā)病日齡提前至10~20日齡。
     
        (2)臨床分離的H9N2病毒通過大量測序發(fā)現,H9的裂解位點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仍然是弱毒。當前流行的 H9N2 病毒毒株主要集中在H9.4.2.5譜系,H9.4.2.6發(fā)病有增加趨勢,目前應用的常規(guī)疫苗屬于H9.4.2.1-H9.4.2.3,疫苗毒株與野毒株之間的同源性較遠,達89%~90%,野毒株之間的同源性較近,達97%~99%,且野毒株與標準株陽性血清與分離毒陽性血清之間的交叉中和價相差4~6個滴度,說明H9不同毒株之間的抗原性差異逐漸增加,故對于H9N2的防疫要選用含流行毒株的疫苗。
     
        (3)H9N2易與傳支、大腸桿菌混感,造成較大的死亡,目前H9N2與其他病毒混感特別是與IB的混感造成的損失較大。
     
        2、發(fā)病特點
     
        (1)肉食雞發(fā)病表現:一般在15~25天左右出現呼吸道,伴隨輕微死亡,隨著病情發(fā)展,大群采食量減少,精神不好的逐漸增多,同時死亡率上升,3~5天死亡率可以達到20%~30%。后期呼吸道癥狀嚴重,以蹦高死亡為主。
     
        (2)產蛋雞發(fā)病表現:開始表現嚴重的呼吸道反應,拉綠色的糞便,隨后出現死亡,死亡率在1%~5%不等,產蛋率下降迅速,約10%,蛋殼發(fā)白,這樣的雞群以在開產前防疫過H9疫苗,但開產后沒有進行H9疫苗防疫的雞群多見。
     
        (3)育成雞:表現長時間的呼吸道癥狀,雞群其他表現正常,死淘較少,用藥效果不明顯。
     
        3、防控策略
     
        (1)關注環(huán)境,重視管理,解決好通風與保溫的關系,避免雞群受涼是控制本病的關鍵。
     
       (2)在肉食雞IB與H9混感嚴重集團公司,建議種雞開產前應用含有QX毒株滅活疫苗免疫,以保護雛雞。
     
    編輯:foodnews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692 second(s), 381 queries, Memory 2.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