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科學飼養土雞新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1-13
    核心提示:采用科學方法飼養土雞,育雛成活率可達95%,可使雛雞體重50天達750克,死亡率僅2.5%。在投資不大的情況下,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采用科學方法飼養土雞,育雛成活率可達95%,可使雛雞體重50天達750克,死亡率僅2.5%。在投資不大的情況下,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一、選好種蛋,高效育雛。

    1、種蛋殼上有污物,切勿水洗,使細菌乘虛而入。2、種蛋應遠離農藥、化肥等強刺激性化學物品。3、種蛋應存放在蔭涼通風之處,溫度宜在23攝氏度以下,存入時大頭朝上,每天轉動1次,以防蛋殼與黃粘連。在育雛時應把握好以下3個關鍵技術環節:(1)育雛第1天必須保持24小時光照,30℃~34℃及70%的濕度,以后每天育雛溫度降1攝氏度,光照減少半小時,濕度不變。(2)育雛密度10日齡內35只/平方米。育雛室每天應通風換氣兩次。雛雞飼料應精細,以青菜、昆蟲碎料為佳。定時定量喂食。

    二、圈養舍養,健康成長

    農戶可利用現有的條件,把閑置的房屋改作雞舍,或搭棚,或用籬笆和網做一周。雞舍的地板上最好鋪一層離地10厘米的竹排,門左右各置一長排。應定期對雞舍清潔消毒,通風換氣,更換墊草。雞舍光線應充足,飲水應潔凈足量,而且應做好日常防疫工作。具體方法是:1日齡~4日齡皮下注射雞馬立克疫苗,5日齡~13日齡皮下注射雞新城疫苗乳劑或中云一號疫苗乳劑,14日齡~35日齡注射雞法氏囊疫苗,55日齡肌肉注射中衛II號苗。

    三、調配飼料,合理營養。

    農戶可利用本地易得的飼料進行配制。其百分比是:(1)雛雞:玉米45%、碎米18%、小麥12%、豆餅20%、魚粉3%、骨粉2%、食鹽適量。(2)成雞(45日齡以上):玉米20%、碎米15%、小麥10%、豆(糠)餅30%、碎青料20%、微量元素3%、食鹽、小蘇打1%。其中魚粉、骨粉可自制,收集蚌肉、畜禽骨等曬干烘透粉碎即成。

    四、靈活出售,提高效益。

    土雞比飼料雞的售價要高得多,但兩者的蛋價卻相差無幾。所以出售土雞是提高收入的關鍵。土公雞達750克后生長變得緩慢,應在此時全部出售。母雞的去留應視市場蛋價而定,但殘弱母雞應與公雞一同出售。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科學 飼養 土雞 新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9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