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雛雞死亡的三大原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15
    核心提示:農村養雞戶很少注意育雛的保暖設備、料槽、飲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雛雞不能及時進行雞新城疫的基礎和加強免疫,傳染性法氏囊病、雞痘疫苗等接種也不及時。
    疾病預防不力

     

    農村養雞戶很少注意育雛的保暖設備、料槽、飲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雛雞不能及時進行雞新城疫的基礎和加強免疫,傳染性法氏囊病、雞痘疫苗等接種也不及時。雛雞白痢和球蟲病是育雛階段兩大疾病,農村育雛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預防時間和方法,等到雞出現癥狀后才采取有關措施,工作被動,效果差。

    密度過大,相互擠壓

    由于密度過大、飼槽和飲水器數量少、放置的位置不當,或者環境突變、有異物刺激等,常導致雞群互相擠壓。每平方米雞舍面積的養雞數量,一般1~2周齡可飼養30~40只,隨著周齡的增加,每周可遞減5只左右,7~8周齡,可飼養10~15只,還應根據雞的品種、大小、強弱的不同,進行分群飼養,以免互相擠壓。

    育雛期溫度過高或過低

    農村養雞戶育雛時很難掌握適宜的育雛溫度,溫度不是過低就是過高。溫度過高,雛雞的體熱和水分散失受到影響,食欲減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長發育緩慢,死亡率高;溫度過低,雛雞不能維持體溫平衡,相互扎堆,會導致部分雛雞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雛雞 死亡 三大 原因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123 second(s), 197 queries, Memory 1.3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