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禽養殖 » 正文

    塑料大棚養雞 謹防出現啄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9
    核心提示:采用塑料大棚養雞,如果不加強環境控制,雞極易出現啄肛、啄趾、啄羽等現象。一旦形成惡癖,則很難制止,對此必須嚴加防治。冬季和早春,為了棚舍保溫,塑料大棚封閉很嚴,通風不暢,棚舍內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破壞了雞的生理平衡,雞煩躁不安而互啄。
        采用塑料大棚養雞,如果不加強環境控制,雞極易出現啄肛、啄趾、啄羽等現象。一旦形成惡癖,則很難制止,對此必須嚴加防治。冬季和早春,為了棚舍保溫,塑料大棚封閉很嚴,通風不暢,棚舍內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破壞了雞的生理平衡,雞煩躁不安而互啄。另外在晴朗的中午,光線過強,也會造成啄癖的產生;棚內地面衛生差,污泥積水若不及時清除,粘污羽毛,可造成互啄現象;飼養密度過高也易引起互相啄食。為此,建議養殖戶根據蛋雞出現的不同類型的啄癖,區別對待,合理防治。

    一、常見類型

    1.啄羽癖:常見于幼雛換羽期及母產蛋高峰期、換羽期。啄羽癖多與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維生素等缺乏有關。圈養中有70%的有輕微的啄羽惡習,其中啄羽較嚴重的約占30%~40%。啄羽有自啄和互啄之分,自啄是維生素、微量元素及鈣磷比例失調引起的。互啄是幾只圍攻一只啄。一旦發生會廣泛傳開。嚴重被啄者肛門羽毛、尾羽、背羽被全部啄光,其皮膚裸露。

    2.啄肉癖:各年齡的均可發生。互啄羽毛或啄脫落的羽毛,被啄皮肉暴露,出血后,發展為啄肉癖,有的因被啄穿肚子,啄出內臟而死。

    3.啄肛癖:育雛期時最易發生,特別是發生白痢病時,能招致少數或一群爭啄,常有因直腸、內臟被啄出而死。另外,產蛋在產蛋或交配,泄殖腔外翻時也會被其他母啄食,造成出血、脫肛甚至死亡。

    4.啄蛋癖:產蛋旺季種容易發生啄蛋癖。啄蛋癖主要發生于產蛋群,尤其是高產群。缺鈣或蛋白質含量不足,造成產軟殼蛋,軟殼蛋被踩破或蛋在巢內及地面被碰破后引發啄食。

    5.啄趾癖:雛雞易發。啄趾癖多見于雛腳部被外寄生蟲侵襲時,陽光直射下,腳趾血管極象小蟲也會引起群互啄腳趾,引起出血和跛行,有的甚至腳趾被啄光。

    6.異食癖:患各種營養不良時,常啄食一種不能消化的東西,如石灰、糞便、稻草等。消化食物時需要砂礫,如果缺乏,也常引發啄異物癖。

    二、防治措施

    1.棚室內應當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一般3周齡以前每平方米飼養25只,之后按每平方米15~20只的密度飼養為宜。但要按雞的大小、強弱分群飼養。

    2.晴天中午光線過強時,應采取遮陽措施加以調節。

    3.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降低棚內有害氣體的濃度,及時清除棚內的積水和污泥。

    4.對已患有惡癖的雞,要進行隔離單獨飼養,對已被啄傷的雞,可用魚石脂、龍膽紫、碘酊等藥物及時消毒傷口。

    5.發生啄癖時,立即將被啄的隔離飼養,受傷局部進行消毒處理,可在傷口涂抹機油、煤油、魚石脂、松節油、樟腦油等具有強烈異味的物質,防止再被啄和群互啄。

    6.在中加入1.5%~2%石膏粉可治療原因不明的啄羽癖。

    7.為改變已形成的惡癖,可在籠內放入有顏色的乒乓球或在舍內插入芭蕉葉等物質,使啄之無味或讓其分散注意力。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383 second(s), 256 queries, Memory 1.54 M